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研究在传统上仅仅局限于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属于诗学和文学的研究范畴。而现今的隐喻研究已拓展到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等领域。研究者们将隐喻视为各种意义理论和语言理解理论的检验场。从人类的认知领域谈隐喻,最早可以追溯到雪莱。他认为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学者们从多方面对隐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方学术界出现了许多名目繁多的隐喻理论。例如:认知心理学领域推出了突显不平衡理论、范畴互动理论、结构映射理论、类包括理论等等。在哲学和语言学领域出现了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Davison的无意义理论、Kitty的语义场理论、Indurkhaya的创造相似性理论、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Sperber Wilson的关联理论和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等等(徐章宏2007)。这些隐喻理论都对隐喻现象及工作机制作出分析,对规约隐喻阐述最为细腻而深刻的还属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本文正是以此作为研究框架。时间一直以来都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研究对象,它无处不在却又缥缈虚无,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时间的表达都是隐喻性的。在语言的各种时间表达形式中时间谚语更广泛地为各行各业的人所知晓。这些谚语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时间谚语结构清晰、表达生动形象、寓意明显、对比鲜明并且韵律优美。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将时间谚语和概念隐喻结合起来研究。本论文讨论的的要点在于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来讲英汉语时间谚语的隐喻表达是否都体现出系统性?怎样的系统性?他们又有什么不同与相似之处?隐喻意味着用一件事或经验来感觉和认知另一件事。有人说:“时间是一条长河。”有人说:“时间是金钱。”还有人说:“时间是一只慢慢爬行的蜗牛。”语言中时间隐喻为什么会出现特定的某种表达形式受到不同语言社会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换句话说,时间谚语的表达烙着文化的烙印。那么英汉时间谚语又体现出怎样的价值观?他们有什么共同与不同之处?或者我们说,是怎样的价值观和文化造就了英汉时间谚语的不同表达方式。因以上提及的几个问题,本文试将概念隐喻作为理论框架归纳分析英汉时间谚语的表达形式、意象的侧重点及系统性。并对英汉时间谚语表达的深层文化原因予以分析。结果发现:1英汉时间谚语的表达都呈系统性,但是源域的选择有所不同,且英汉时间谚语在表达形式上也体现出各自的特点。2英汉时间谚语的表达都表现出文化一致性,由于人类的认识具有普遍性,所以造就了类似的时间谚语的意义表达。3英汉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形成了英汉时间谚语的不同表达方式,也就是说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出英汉两族人民对待时间的不同价值观。通过本研究本文作者期待对概念隐喻理论、时间谚语、英汉民族的价值观及时间观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英汉语言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