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0年,清政府在广东首铸铜元,清王朝覆灭后北洋政府继承了铜元的铸造和行销。二十年代后期,由于铜元价格持续走低,新铸铜元逐渐减少。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为彻底解决铜元流通异常混乱的问题,遂要求各地坚决停铸铜元。到1935年,随着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推开,铜元作为旧有货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铜元历经近三十年铸造期,流通于市场近半个世纪,在整个中国货币史上时间虽不算长,影响却非常深远。铜元的价格一般来说是指铜元相对于银元的比价。铜元是小额交易货币,在市场层级中处于最下层。所以铜元价格不但关系整个国家货币制度,而且直接影响着下层人民的生活水平。研究铜元价格问题是研究整个清末民初货币问题,乃至经济生活的一把重要钥匙。民国铜元价格变动趋势大体分为四个时期:1912-1919年铜元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时期,1920-1927年铜元价格大幅下跌时期,1928-1932年银元铜元比价高位稳定时期,1933年以后铜元价格再次下跌并趋向金属货币价格时期。历代学者将这一时期铜元价格变动原因多归结为铜元的“滥铸”。但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观点,铜元作为金属货币区别于纸币,其本身含有价值,这就使得铜元价格不可能决定于其铸造数量的多少,而应该决定于其自身价值的变动。本文正是以此为着眼点,通过对史料的解读,特别是对多种经济统计数据的梳理,逐层分析影响铜元价格的各个因素。通过对上述铜元价格变化四个时期的解读,我们发现:铜元作为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其所含价值逐渐降低,而影响铜元价格的根本因素是国际铜价的变化。除此之外,铸造数量过大导致的供求矛盾,劣币和大额名目铜元的出现,战争因素,政府政策因素,铜元自身的交易便利性等等,都是影响铜元价格变动的因素。虽然上述因素在各个时期对铜元价格影响的权重不同,但无论何种因素的影响,都是围绕着铜元自身价值即紫铜价格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