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尖拱形头部特征的飞行器大攻角飞行与机动动作时,在头部将产生非常复杂的非对称旋涡流动,进而诱导产生较大的侧向力与偏航力矩,而此时舵面失效,飞机的横航向稳定性变差极有可能失控或进入尾旋造成飞行事故。因此关于飞行器大攻角飞行与机动动作时头部非对称涡气动特性如何;以及如何连续有效控制头部非对称涡(前体涡),包括前体涡处于双稳态状态以及动态运动状态时的控制;以及能否通过控制前体涡来改出尾旋、提高飞行器机动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尖拱形头部特征的飞行器大攻角飞行与机动动作时,在头部将产生非常复杂的非对称旋涡流动,进而诱导产生较大的侧向力与偏航力矩,而此时舵面失效,飞机的横航向稳定性变差极有可能失控或进入尾旋造成飞行事故。因此关于飞行器大攻角飞行与机动动作时头部非对称涡气动特性如何;以及如何连续有效控制头部非对称涡(前体涡),包括前体涡处于双稳态状态以及动态运动状态时的控制;以及能否通过控制前体涡来改出尾旋、提高飞行器机动性等是本文的研究的重点。合成射流技术具备响应快、零质量流率、结构与操作简单,重量轻等优势,在主动流动控制中被广泛的应用。本文设计了双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进行了不同电压、频率及占空比参数时激励器射流特性的研究,以及细长旋成体静态与动态运动时该激励器对前体涡的控制研究;控制前还进行了细长旋成体静态、动态俯仰振荡与自由圆锥运动时气动特性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传统合成射流控制技术,本文提出了交替产生非对称合成射流的控制方案。研究表明双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交替产生射流并伴随着涡量与动量的交替产生;激励器具有频率选择特性,共振频率时射流时均速度最大;不同占空比激励时能够形成不同非对称程度的流场分布。2.在较宽的攻角范围内,包括双稳态区,双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对前体涡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能够实现细长旋成体侧向力的连续比例控制。控制改变了前体涡双稳态属性,不同频率控制时形成了不同的分布状态:低频控制时形成了前体涡在双稳态之间非定常切换的状态,此时摆动的前体涡完全跟随激励器交替产生的射流;中频控制时由于背涡切换时间小于双稳态转换的时间,形成了前体涡小幅摆动状态;高频控制时,形成了前体涡的准定常对称分布状态。与传统的控制方法不同,双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控制连续改变了前体涡的摆动平衡位置,而非调节前体涡在两个稳态上停留的时间比。3.尖拱头部细长旋成体大幅俯仰振荡时会形成侧向力与法向力的迟滞现象,并且迟滞受俯仰角范围与减缩的频率影响较大。根据PIV测得的流场信息可知,细长旋成体动态运动时,背涡的强度、空间位置、涡破裂位置以及非对称流场区域的迟滞等特征导致了细长旋成体气动力的迟滞现象。相对于静态状态,细长旋成体动态下俯时前体涡非对程度增强,前体涡破裂位置以及非对称流场区向前推移形成较大的侧向力,动态上仰时变化规律相反。细长旋成体动态运动时,双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对前体涡仍具有控制能力,并能够实现细长体侧向力的大幅削弱与迟滞环几乎消除。4.风洞实验与模型飞机实飞验证分别发现,前体非对称涡会诱使细旋成体绕来流速度矢量旋转形成圆锥运动或进入尾旋。圆锥运动的动壁效应降低了头尖处扰动对前体涡的控制能力,但头尖处的扰动仍然可以实现圆锥运动时侧向力的连续控制、尾旋的改出以及飞行器大攻角飞行时的横航向稳定性与机动性的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对高速飞行的不断追求与探索,高超声速飞行器所处环境流场的真实气体效应渐趋显著,伴随冲压发动机和RCS(Reaction control system)控制系统在飞行器推进与控制系统上的广泛应用,高温空气化学非平衡效应与燃烧效应的干扰对飞行器整体性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探索化学反应效应影响特性,尽可能还原真实流动特征,开展空气化学非平衡流与燃烧流共存的混合化学反应流场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高巡航马赫数、高燃油经济性、宽工作包线以及高雷达隐身性能等是未来飞行器追求的重要战术指标,而如何通过控制飞行器高速飞行中的激波状态,来提升飞行器的气动性能,是工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等离子体合成射流(Plasma Synthetic Jet,PSJ)激励器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频带宽、参数易调节、气动激励强度高等优点,对解决激波引起的负面效果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正逐渐成为高速主动流动控制领域的前
红外辐射材料强化传热以热辐射方式进行,有利于改善受热区域的温度分布,降低热耗损。因而已广泛应用在工业炉节能、隔热涂料、医疗保健、红外加热、航天器热控制等方面。它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对推动节能、加强环保、改善医疗等有重要意义。因此,红外辐射材料作为一种拥有优异光热转换功能的节能材料,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发射率,成为备受关注的红外辐射材料之一。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
低碳钢是工程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常常应用于航空、建筑、汽车等领域,在工业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年由于低碳钢的腐蚀,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带来灾难性的安全问题。在金属基底覆盖保护层是最直接有效的防腐手段,它隔绝外界与金属的直接接触。然而,大部分保护层均难以对基底进行持久的保护,尤其当腐蚀性液体润湿保护层之后,会加速保护层的失效过程。受启发于荷叶表面的超疏水性能,若能够在金属
纳米结构以其优异的力学、电学、化学和物理等性质,有望被用于纳机械谐振器,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纳尺度下,结构之间存在范德华相互作用,并非直接接触。边界原子无法被完全固定,很难实现完全简支或固支边界条件,边界处的范德华力可以用弹性边界条件来描述。边界条件对纳米结构振动特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导致其动力学行为异常复杂。本文以碳纳米管、非局部纳米梁和二硫化钼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方法研究了置于
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速度快、空域广、突防能力强等优点,在军事和民用上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经济价值,是未来飞行器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主要开展了高超飞行器前体段与进气道一体化设计和相关风洞试验研究。首先,在气动构型设计方面,本文提出了“ICFA(内锥流场A型)+外压缩截短Busemann+内压缩截短Busemann”的IBB式组合基准流场,开展了RBCC高超飞行器的前体与带支板并联模块化进气道
多柔体系统是由柔性构件和运动副组成的机械系统,其典型的代表包括柔性机械臂、直升机旋翼、卫星的可展开天线、太阳帆航天器等。近年来,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可在轨展开的空间结构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时变长度柔性构件,例如时变长度的绳索、薄板、薄壳、薄膜以及三维柔性实体。因此,含时变长度柔性构件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问题日益突出,不仅涉及到这类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计算,还涉及其动力学设计。过去,人们对多柔体系统的构件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工程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结构系统中的动载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技术和经济的诸多限制,实际结构所受的动载荷往往难以直接测量,在此背景下,动载荷识别问题被提出,其主要通过测得的响应信息结合系统模型来重构激励。经过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多年的潜心研究,动载荷识别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依然存着许多问题,如识别精度低、对分布载荷、时变系统的研究不够充分等。论文主要针对载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焉耆县各基层党组织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从突出理论武装、压实主体责任、坚持创新思维等方面持续用力,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抓学习、促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激波串是超声速/高超声速气流在减速增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激波与边界层干扰为主要特征的复杂流动现象,广泛存在于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进气道/隔离段和超声速风洞扩压段等部件中。除了流动形态十分复杂,激波串还表现出非稳态性,即便在来流条件和反压脉动都保持恒定的情况下,激波串的位置和形态仍会出现不稳定现象;这种非定常激波与边界层干扰现象对上游流场参数变化和下游压力脉动都十分敏感,往往会出现大尺度的低频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