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ttKN1(Populus tremula×tremuloides KNOTTED1)是从一种杂交杨的维管束形成层中分离的,属于第一类KNOX基因家族的基因。第一类KNOX基因家族成员编码的蛋白质作为一种转录因子,业已发现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早期研究表明,第一类KNOX基因家族的成员不仅在分生组织中表达,决定分生组织的命运,同时还控制侧生器官的起始和发育,当其在转基因植物中异位表达时,造成一系列叶型、株型和花型发育的异常,同时维管组织的发育模式也发生改变。为了研究多年生木本植物第一类KNOX基因的功能和探讨导入该基因筛选新、奇、特花卉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和花序浸染法,将来自杨树的PttKN1基因导入了花卉植物矮牵牛和两种不同生态型(Nossen和Landsberg erecta,Ler)的拟南芥基因组中,并从形态、解剖、分子等水平,分析了该基因的异位表达对转基因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与ERECTA基因的互作机理。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共获得了21株PttKN1转基因矮牵牛。根据表型,这些转基因植株被分成了七种类型。RT-PCR法检测证明,其中六种为PttKN1表达阳性植株,其中4种类型的叶花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通过农杆菌花序浸染法,共获得64株PttKN1转基因拟南芥,其中Nossen生态型29株,根据表型分为2个类型;Ler生态型35个,根据表型为分3个类型。RT-PCR法检测证明,绝大多数为阳性。2.PttKN1基因在矮牵牛中过量表达时,1)叶片变小,叶形变化多样,叶片上有异位分生组织的生成;2)无叶柄,中脉缩短,主脉缩小,次脉加大,脉序改变;3)节间距缩短,植株矮化,严重矮化的植株为矮小簇生状;4)植株失去顶端优势,整个植株呈丛生状;5)花冠变小,花瓣扭曲,花瓣之间出现深裂,花瓣的维管束发育异常,花瓣上出现瘤状突起和刺状突起,颜色加深;6)茎形成层的细胞层数目增多。3.PttKN1基因在Nossen生态型拟南芥中过量表达时,叶片由原来的锯齿型改变为羽状全裂型。缺刻叶的叶柄加宽,叶柄中维管束的间距增大,叶脉模式紊乱,细胞形状改变,体积增大。4.PttKN1基因在Ler生态型拟南芥中过量表达时,叶的背腹极性受到干扰,叶表皮细胞形状异常,叶片生长不对称,并且发生扭曲;叶脉不对称分布;花序数及花蕾数增多。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植物有各自不同的叶型发育模式,在不同叶型发育模式的植物中,PttKN1基因的异位表达导致叶片产生不同的缺刻,如在矮牵牛中,叶子由原来的全缘椭圆型变为掌状全裂型;在拟南芥(Nossen生态型)中,叶子由原来的锯齿状长椭圆型变为羽状全裂型。2.PttKN1基因表达能促进花分生组织的发生和活性,因为在ERECTA基因功能缺失的情况下,PttKN1基因的异位表达能够使拟南芥的花序及花蕾数增多。因为花序数及花蕾数是与作物产量有关的重要农艺性状,所以弄清第一类KNOX基因与ERECTA基因的互作机理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3.由于PttKN1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个转录因子,具有使细胞处于未决定状态的能力,而ERECTA基因编码的是一个受体激酶,具有传递细胞信号的作用。所以PttKN1基因的作用可能是产生多能细胞,而ERECTA基因的作用则是协调这些多能细胞的增殖与分化。4.PttKN1基因在维管组织的发育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当其过量表达时导致叶柄加宽,主脉缩小,次脉加大,脉序改变,茎形成层的细胞层数目增多。因此,PttKN1基因对叶型和花冠的影响有可能是通过影响维管束的发育而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