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是以彼物对此物进行理解和体验的一种方式,它通过从源域到目的域的跨域投射发挥认知、表达和情感功能。隐喻是个多面体,它既是认知的,也是语言和修辞的,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是前者的衍生物;它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和文化的;它既可以通过具体、简单、熟悉的事物来方便、省力地认知抽象、复杂、陌生的事物(常规情况下),也可以反向用之,用抽象、复杂、陌生的事物来认知具体、简单、熟悉的事物,以达到模糊、陌生、新奇的效果。隐喻研究自古以来长盛不衰,二十世纪末的“隐喻狂热”更是把它推向跨学科研究的焦点。文章从认知语言学和语篇分析的视角对隐喻投射与隐喻篇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具体包括隐喻投射的内容、类型、特点及产生的认知力,隐喻篇章的内部组织形式,隐喻投射与不同篇章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隐喻篇章多维分析。隐喻是概念性的,而概念是由实体、特征、关系及知识构成的抽象的意象图式。隐喻投射通过把源域的实体、特征、关系及知识投射到目的域上,从而为认知目的域提供结构、为目的域图式的具体化提供选择、为有关目的域的推理提供推理模式,为评价目的域有关实体提供依据。而且传统充当源域的概念可以方便地,毫不费力地对目的域进行概念化。隐喻投射是系统的、部分的、方向性的,且遵循“对应原则”。文章提出六种投射模式,分别为:模式1:实体投射模式2:实体+特征投射模式3:实体+关系投射模式4:知识投射模式5:实体+关系+特征投射模式6:实体+关系+特征+知识投射隐喻投射与所形成的篇章密切相关。“篇章”是“一段能以认知、语言、语境三位一体的方式完成描写、说明、论证和叙事中任一篇章功能的相对完整的书面语言”。篇章可小至一个句子,大至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小的篇章可组构成大的篇章,大的篇章亦可切分为小的篇章。“隐喻篇章”是指“一段在单个或多个隐喻影响所及范围之内,能以认知、语言、语境三位一体的方式完成描写、说明、论证和叙事中任一篇章功能的相对完整的书面语言”。隐喻篇章中的隐喻或为隐性,或为显性,因而有隐性隐喻篇章和显性隐喻篇章之分。显性隐喻篇章又可分为离散式隐喻篇章和连贯式隐喻篇章,二者又都涵盖单项式和多项式隐喻篇章。由于离散式(不管是单项式还是多项式)隐喻篇章中隐喻的出现无规律可循,研究重点为连贯式隐喻篇章。连贯式隐喻篇章可分为单项连贯式和多项连贯式:单项连贯式下分普通单项延伸式和单项寓言式,其中单项延伸式在所有隐喻篇章中最具原型性质;多项连贯式下分六种子类型,即多项寓言式、并列式、递进式、转折式、交替式和互补式。隐喻篇章也可能以上述各种类型的混合式出现。详情请参照第71页的“建议的隐喻篇章分类图”。隐性隐喻篇章鉴于其中的隐喻为隐性的,因此很难有复杂的组构变化,多以单项延伸式为主。隐喻投射可实现描写、说明、论证及叙事等常见篇章功能。篇章功能的区分是相对的,具体取决于它所服务的主要目的:一个描写性篇章在另一环境下完全可能是说明性篇章;论证性篇章可能涉及描写及说明;而叙事篇章往往有论证……文章假定特征投射通常与静态描写有关,关系投射通常与叙事及动态描写有关,知识投射通常与论证有关,而说明则可能由任何一种投射实现,具体因写作焦点而不同。有些篇章涉及单一功能,但更常见的是不同功能组合起来构建更复杂的篇章,而篇章功能是由占主导地位的功能决定的。篇章的隐喻性有度的变化。从源域投射到目的域的元素越多,隐喻投射就越完整。完整程度高的投射涵盖完整程度低的投射,因此,当分析一个完整程度高的隐喻投射时,可能需要将其分解为完整程度低的投射,以对篇章的不同侧面进行建构,它们合力完成对篇章的总体建构。论文对隐喻叙事篇章进行了详细探索。论文之所以用较大篇幅探讨叙事篇章的建构主要是因为叙事篇章是所有篇章中最完整的,它往往涉及描写,有时涉及说明,而且总是要张扬一定的观点。文章以美国“爵士乐时代”作家菲茨杰拉德的著名短篇小说《重访巴比伦》为例,对隐喻投射与叙事篇章中的场景、人物、情节及主题建构进行研究,指出实体投射为篇章中的人物、场景、主要事件及主题进行结构布局,实体+特征投射对人物实体和场景实体进行建构,并实现对相关实体的评价;实体+关系+特征投射按时间顺序加以整合便可对事件、情节进行很丰满的建构;知识投射则为情节发展提供因果关系,从而凸显篇章主题。论文结合话语分析理论和关联理论,建立了由衔接、语境、连贯、隐含意义推理及批评等五个维度构成的隐喻篇章多维分析模型。这五个维度可顺次启动,其中有些维度则可能反复或同时启动。在这个过程中隐喻的新颖性、复杂性及语义开放性等参数,篇章接受者的认知能力及想象力,以及两个关联原则均发挥作用。衔接是分析的起点,目的是弄清一个隐喻篇章到底“说”了什么。它由词汇衔接、语法衔接和隐喻衔接三种手段实现,是分析推理的基础。语境是指由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构成的认知环境。连贯是指篇章内部的逻辑性,由语义关联、主题关联、语境关联和隐喻关联实现。其中隐喻关联的基础是隐喻衔接,二者由系统的隐喻投射来实现。隐含意义推理由隐含意义假设建构和隐含意义假设确认两步构成。最后一维是批评,除了非隐喻篇章常规批评涉及的内容外,还需对隐喻在篇章中的作用进行评价。详情请参照第111页“隐喻篇章分析流程图”。本模式适用于由新颖隐喻构建的篇章;对于由常规隐喻构建的篇章,篇章分析过程可能直接由第一维的衔接直接跳转至第四维的隐含意义推理。文章以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中的一首诗“一只不聒噪而又耐心十足的蜘蛛”为例进行详细分析。论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例析和内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论方面主要参照了概念隐喻投射理论、关联理论和语篇分析理论。研究语料可能来自国内外有关隐喻研究方面的专著、期刊论文、国内外优秀学位论文、专题会议文献、以及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报纸、互联网等,凡能标注文献出处的均做了标注,但部分语料来自名人名家作品、日常生活和个人假想,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文献来源。对隐喻所进行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已进入成熟化和大众化阶段,但篇章层次的研究方兴未艾。论文锁定隐喻篇章作为研究焦点符合当前隐喻研究的前沿,期望可以为隐喻的应用研究尽些许绵力,推动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