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和认定是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强国目标的系统工程。其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运动水平和良好文化素养的青少年运动员,为我国优秀运动队输送更多的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国家基地”称号是国家体育总局对全国业余体校等训练单位授予的最高荣誉。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在2008、2012奥运周期中的“国家基地”创建和迎评工作中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先后获得了优秀和免测的评估结果。为此,本研究以无锡体校国家基地创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无锡体校“国家基地”的创建背景、指导思想与目标、运动员及其教育、教练员及其培养、评估应对和制度保障、创建成功之后的规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无锡体校创建“国家基地”的指导思想是以训练竞赛为中心,以文化教学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导向,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文化素质水平,建立一所复合型、创新型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实现全国一流体育运动学校的目标。2、打造一支分工明确、合作缜密、高绩效运转,卓越行政管理团队和训练竞赛团队是创建“国家基地”的基础。学校建立了一套旨在有利于充分发挥全体成员主动性的目标管理、绩效管理、体教结合和校企联合的管理制度。3、在“国家基地”的创建中,学校以运动员选拔和过程培养为主线,在招生制度、训练竞赛制度、文化课学习制度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为提高人才输送率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教练员队伍的建设上以内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为教练员队伍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4、在两个周期的迎评活动中,学校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基地”评估的政策和指导思想,组建了专门的领导和迎评组织,制定了迎评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方法。在迎评资料的整理、保存工作中,不仅将其与创建紧密结合,也加强了迎评过程中各项资料的全面、系统、完整、特色。5、为了推进“国家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和利用的制度建设,采用各种形式,加强教练员的在岗培训,提高教练员科学研究水平。加强运动项目布局,优势项目和落后项目的投入应该以实现“体育强市”为目标,为实现“体育强省”提供坚实基础。进一步探索适合青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的教学、训练、竞赛管理模式,注重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强调人才输送的数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