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是儿童期常见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临床上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肿胀、胃肠道受累和肾炎为主要表现,多见于学龄期,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期。HSP发病机理尚未研究透彻,多认为由多因素所致,感染、食物或者药物等都可作为致敏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HSP患者血清中IgA水平升高,血管壁有IgA免疫复合物(IgA-IC)沉积。Th细胞亚群功能失调在其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Th1细胞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细胞免疫;Th2细胞可增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Tim(Tcellimmunoglobindomainandmucindomainprotein)家族因其特殊的结构和表达特异性,可能成为Th1/Th2特异性表面标志之一,参与T细胞的分化及免疫应答调节:Tim-1细胞主要表达在分化后的Th2细胞上,但在Th1细胞表面几乎不表达,可诱导Th2活化增殖、促进细胞因子释放、激发Th2型免疫应答;Tim-3细胞则特异性表达在分化终末期的Th1细胞上,负调节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相应地,IL-2作为Th1型细胞因子、IL-4作为Th2型细胞因子,二者含量亦随之发生变化。
RT-PCR是一种基于传统PCR检测方法上的新技术,同时进行靶序列的扩增与荧光信号的检测,有效解决传统PCR定量只能在终点进行检测和传统PCR产物的污染问题,具有特异性强,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
本研究通过RT-PCR检测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im-1、Tim-3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中IL-2、IL-4含量,探究Tim家族分子在过敏性紫癜发生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
方法:所有的实验对象均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例组2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19.30±9.58)岁,病程2天-3月。其中19例单纯型组(仅有皮疹),9例混合型组(有关节肿痛、腹痛或蛋白尿中的一项或多项)。对照组为20例健康正常人,经统计学分析,病例组在性别、年龄上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抽取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采用SYBRGreen(I)RT-PCR技术检测PBMC中Tim-1mRNA和Tim-3mRNA的表达状况,并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中IL-2、IL-4含量。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数据IL-2、IL-4含量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Tim-1、Tim-3mRNA表达量RQ值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D(I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过敏性紫癜组与健康对照组Tim-1mRNA相对表达量RQ值分别为0.974(1.108)和0.760(0.514),过敏性紫癜患者Tim-1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过敏性紫癜患者中单纯型组和混合型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2.过敏性紫癜组与健康对照组Tim-3mRNA相对表达量RQ值分别为1.359(1.183)和1.604(1.17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性紫癜患者中单纯型组和混合型组之间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过敏性紫癜组与健康对照组IL-2含量分别为188.517±12.867和202.759±20.903(pg/ml),患者组IL-2含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性紫癜组中单纯型组和混合型组IL-2含量分别为193.225±11.758和177.531±7.922(pg/ml),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4.过敏性紫癜组与健康对照组IL-4含量分别为73.046±8.750和62.301±11.232(pg/ml),患者组IL-4含量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性紫癜中单纯型组和混合型组IL-4含量分别为70.400±7.642和79.218±8.591(pg/ml),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本研究提示HSP存在免疫功能紊乱,Th2细胞亚群占优势;Tim1mRNA表达增高,Tim蛋白可能参与HSP发病,但与疾病严重程度和疾病的发展无相关性;IL-2降低、IL-4升高在混合型组中的变化可能更明显,提示IL-2、IL-4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