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课题以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关穴巨刺法结合阿是穴电针排刺法为治疗手段,并以单纯电针排刺疗法为对照组。研究以VAS疼痛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量表以及X线膝关节间隙值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课题纳入60例诊断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病情分度为Ⅰ级、Ⅱ级的合格受试患者。通过随机余数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X线膝关节间隙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患者给予内关穴巨刺法结合阿是穴电针排刺;对照组仅予以阿是穴电针排刺法,两组患者每次均接受治疗3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治疗5日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1.来自于本研究的一般资料分析,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发病无性别倾向,男性女性患者分布相当。在本研究样本中本病的好发年龄为中老年人群,且本病的发病与体重指数相关,患者平均体重指数大于24。临床上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Ⅰ度和Ⅱ度患者倾向保守治疗。2.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分析,比较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综合情况具有可比性。患者分别接受两个疗程的不同治疗方案后。内关穴巨刺法结合电针排刺组患者lysholm评分增加至65.13±1.28;单纯电针排刺组患者评分为50.67+1.04;两组患者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1,内关穴巨刺法结合电针排刺法对Lysholm评分的影响显著。3.两组患者VAS评分分析,比较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内侧疼痛程度具有可比性。患者分别接受两个疗程不同治疗方案后。内关穴巨刺法结合电针排刺组患者VAS评分降低为2.43+0.67;单纯电针排刺组患者评分为3.85+0.82;两组患者VAS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1,内关穴巨刺法结合电针排刺对患者膝关节疼痛的缓解更为明显。4.两组患者X线下膝关节间隙值分析,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X线下膝关节间隙值比较,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接受两个疗程不同治疗方案后,内关穴巨刺法结合电针排刺组患者X线下膝关节间隙值为3.68+0.52;单纯电针排刺组患者评分为3.45+0.37;两组患者X线下膝关节间隙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两种疗法均可以改善膝关节间隙值,但两种改善情况相当,尚不能说明哪一种疗法更为优越。5.临床疗效分析,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内关穴巨刺结合电针排刺组患者临床治愈8例,治愈率26.67%;显效15例,显效率50.00%,有效5例,有效率16.67%,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7%。单纯电针排刺组患者临床治愈2例,治愈率10.00%;显效10例,显效率33.33%,有效12例,有效率40.00%,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数据经统计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关穴巨刺结合电针排刺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本课题通过内关穴巨刺法结合电针排刺疗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Ⅰ度和Ⅱ度损伤患者。在选穴方方面,根据脏腑别通理论之“心包与胃相通”,且又是与阴维相通之八脉交会穴内关穴为远道选穴,进行以治疗运动性疼痛见长的巨刺针法,结合局部的电针排刺法,局部选穴与远部选穴结合,近治与远治相结合,从而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本课题观察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膝关节X线下间隙差值缩小,而膝关节功能也得到提高,本疗法作为传统保守治疗方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