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或国家间竞争日益演变为知识创新的竞争,不同区域的企业、高校、政府等机构的跨组织合作日益增多,如何通过组织间合作进行知识获取、吸收及转化并实现新知识的集成和创造是提升区域创新的重点。经济学研究多基于技术创新视角讨论企业的创新问题,传统地理学研究则更关注空间对知识创新的作用问题,近来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呈现从对静态空间区位分析向对动态流动空间的关注。此外,装备制造业包含通用装备制造、专用装备制造、金属制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等七个部门,是为国家电力、冶金、石化等国民经济部口和国防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的行业,而包含9省2市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新时期与“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的三大国家战略之一,研究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经济发展差异巨大的东、中、西三大发展地带,为了更加精准地分析不同区域创新合作网络的特征、过程与机理,本文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部城市群及长江西部城市群等三大城市群为研究重点,从基础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网络入手,系统分析长江经济带区域间装备制造业知识网络及演化路径。网络、地理空间及知识创新相互关系是当下经济地理学界关注的焦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学者从产业集群及区域创新系统视角,关注地方根植性及产业区内部组织间相互关系及创新合作;另外也有部分学者从关系经济地理学视角,强调构建跨区域、跨国界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性。然而,对传统的地理空间及网络流空间在知识流动过程中,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仍一直存在研究争议。一方面,强调知识流动空间粘性的学者认为,地理空间邻近相对网络关系连通来说是知识创新的关键;而另一方面,流空间论者则认为,在知识创造过程中,地理空间的粘性作用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网络连通性对知识创新起着根本作用。笔者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知识创新过程进行分析后发现,网络连通性随时间的增强可克服地理空间距离所产生的粘性,实现跨地理空间单元的桥接,进而进一步证实了Bathelt等学者作出的不同空间情境下,知识交流是创新重要来源的论断。关于如何通过组织间多层次关系实现跨区域网络合作,并最终实现不同区域间知识创新问题,笔者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通过高校的网络桥接作用,实现了跨区域知识合作交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空间邻近促进了知识网络联系的建立,另一方面是逐渐提高的网络连通性改善了跨区域桥接条件,减缓或克服了空间邻近的阻滞作用,实现了跨区域知识创造或知识流动。从组织网络关系角度来看,部分学者认为,构建跨区域知识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十分重要;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大学研究院所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具有开放性特征的产学研合作网络中,这类开放的组织关系更易实现本地知识溢出。两类学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不管企业间创新合作关系还是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关系都共同造就了产业知识创造的流空间。考虑到不同主体对创新网络的影响不完全相同,本文刻画了较为完整的网络组织关系,并指出,对典型知识类别而言,与高校建立的网络关系不仅放大了本地知识蜂鸣中的溢出作用,而且还搭建了跨区域知识桥接的重要通道。这种跨界合作关系的建立并不一定仅通过单一技术知识转化实现,而往往通过不同知识类型叠加的复杂连通网络实现。关于创新网络的空间结构即不同区域之间“核心—边缘”问题,学者观点泾渭分明。部分学者从发达区域立场出发,强调欠发达区域模仿学习的重要性,求发达区域应该改善与发达区域的网络连通关系;而另一些学者则指出,欠发达区域不应模仿发达区域的创新过程,不应将创新的重点放在与发达区域扩大创新合作之上。笔者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知识创新过程分析后发现,欠发达区域既不能简单模仿发达地区的创新过程,也不能割裂与发达地区的创新合作关系,欠发达区域自身知识创新路径与发达区域不同、作用机理相异。本文是在曾刚教授团队长期从事创新研究工作基础之上完成的。自2013年以来,笔者及笔者所在团队对中国东西部区域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此外,具体而言,2013-2017年开展了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工业企业访谈,2017年进行了西南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合作中德联合调研,2017年开展了上海法兰克福汽车配件展访谈,为进行区域知识网络路径及相互作用关系机理的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笔者还综合运用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专利数据、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论文数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数据等面板数据,借助社会网络分析、VAR模型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跨区域多层次知识网络结构、组织关系、演化与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产学研一体化能增强装备制造业知识网络连通性并实现跨区域桥接。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知识网络发展实践表明,工科大学研究机构在基础知识创新、新技术开发等领域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知识共享及溢出不仅发生在区域内部,而且还存在于不同合作区域之间。(2)长江经济带东部沿海与内地知识合作网络的核心主体与发展过程不同。长三角城市群知识创新网络的核心主体为大型企业,工科大学主要发挥着促进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桥接作用,跨区域创新合作的主体仍是大型企业。同时,从创新网络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大型企业的主体地位日趋突出,而大学、研究机构的地位逐渐下降,东部沿海地区创新合作网络开放特征显著;而长江中部城市群、长江西部城市群知识创新网络的核心主体为工科高校、研究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不仅发挥着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作用,而且还直接主导了应用技术开发与产业化。从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的发展演变过程看,工科高校、研究机构同时担当着创新核心主体、桥接合作的双重角色,紧密的区内合作即“小世界”现象显著,对外开放程度较低。(3)长江经济带东部沿海与内地知识合作网络的优化路径不同。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发达,应该着力破除阻碍跨区域创新合作的体制机制,增强核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的网络连通性,大幅提升区内及区际知识创新溢出效益;而对于位居内陆长江中部城市群、长江西部城市群而言,尽管其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尚存众多不足,但不应盲目模仿其他地区创新模式,应该树立开展创新的自信,着力推进城市群内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城市群创新合作联盟,提升区域创新合作水平和效益。尽管借助长江经济带制备制造企业创新合作案例,本文分析了工科高校、研究机构在区域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中的参与作用、在跨区域创新合作中的桥接作用,论述了沿海和内地不同地区创新合作网络的特征、内部作用机理、未来优化途径,对全球-地方多层次创新网络系统研究做出了一些贡献。然而,必须说明的是,创新网络的空间结构、组织、内部机理以及系统调控是一个复杂的科学命题,需要通过更多、更深入的实证分析和理论推导才能解决,这也是笔者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