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头古城位于现深圳特区的西部,珠江出海口东岸,解放初期仍是深圳地区(时称宝安县)的政府所在地。据史志工作者的研究发现,东晋成和六年(公元331年)南头古城同时成为了当时的东官郡的郡治及宝安县的县治,可以说是南头古城建城的开端,至今已有上千年作为地区中心的历史。
我国过去对城市历史的研究多集中在各朝的都城和一些重要的交通或军事城市,而对于数量众多的边域城市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南头古城作为我国边域城市研究的例子之一,既是千年来宝安县的县治所在,又是珠江口上重要的守御千户所城,对南头古城的研究既丰富了岭南沿海治所城市的研究,又是对卫所制度研究的一种补充。
本文以南头古城的古城池及其周边地区为核心,古城所在的南头地区为背景区域,并以古宝安地区为辐射范围,尝试运用田野调查、社会访谈、现场测绘等手段,通过对资料的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历史逻辑学等方法,明晰南头古城及其建筑的具体形态及形态变迁,从宏观到微观解读南头古城的形态特征,找出历史上影响古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若干规律,并期得出有益的保护与利用建议。
本文对南头古城的解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古城的历史变迁,大致分为六个时期,分别是建城酝酿期、宝安县治时期、行政衰退期、新安县治时期以及近代宝安县政府时期,主要围绕一些重要的建置机构进行分析。其次是城址与城池的形态,分析行政管治与军事防御双重职能影响下,古城在选址、宏观与微观地理环境形态以及城池的结构与肌理等方面的特点。再次是对南头古城建(构)筑要素的解读,通过对记载和现存的建(构)筑要素进行分析,找出相关的分布及建设规律以及实体形态特征。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对南头古城保护和发展的探讨,提出从整体性、原真性、可持续性、可意象性等方面对古城进行保护和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