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冲突话语的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_wong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人对于冲突话语的研究基本只局限于对显性冲突话语的研究,而对于隐性冲突话语的研究比较少见。杨文秀(2012)首次使用了这一术语,并将其定义为:交际双方在交际目的冲突的情况下,以隐蔽的方式表达各自目的的话语。隐性冲突话语与显性冲突话语相比较而存在。另外,她还使用廖美珍(2004,2005)的目的原则来解释隐性冲突话语在交际中的使用。尽管她的研究提到过隐性冲突话语的发展模式,但是并未对其进行详细解释。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目的原则来探析隐性冲突话语的发展模式。根据廖美珍教授(2005)提出的目的原则,参与者交际目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目的一致、目的冲突和目的中性。当交际者的交际目的冲突的时候,交际双方常常是不合作的,因而冲突话语也就由此产生。交际目的贯穿于交际过程的始终,并且推动会话的发展,说话的过程就是目的追求的过程。通过从电视剧、电影、话剧、小说中收集隐性冲突话语的语料,本文运用目的原则分析隐性冲突话语并探析其发展模式。通过分析语料本文发现,隐性冲突话语通常有两种发展方向:隐性冲突话语自行结束和隐性冲突话语向前发展。当交际参与者目的达成、目的取消或第三方干预时,隐性冲突话语可能自行结束;当交际双方坚持目的时,隐性冲突话语会向前发展为显性冲突话语或间接冲突话语。交际双方目的坚持或第三方介入都能导致隐性冲突话语发展为显性冲突话语。在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第三有意介入或无意介入都能引发隐性冲突话语向显性冲突话语发展;如果冲突双方中的一方通过第三方向另一方隐性地表达目的,隐性冲突话语发展为间接冲突话语。
其他文献
《元刊杂剧三十种》(以下简称《杂剧》)中的兼语句可分为致使命令类、情感表达类、助领伴随类、取予类、称封类和存现类六类,不仅数量丰富、句式繁多,而且结构复杂。本文对《杂剧
目的:研究长期运动和低脂膳食等生活方式的干预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130只大鼠随机分为:CON组,10只,低脂膳食喂养;HFD组,120只,高脂膳食喂养。喂养
模因论是由新达尔文主义(Neo-Darwinism)倡导者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提出的用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它的基础是达尔文生物进化
副词是英汉语中的一种重要词类。英语副词的语法功能较多,接近实词,汉语副词语法功能相对较少,介于实词和虚词之间。本文通过对英汉副词相关知识的对比探究,介绍了副词的定义
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良好外语能力且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已经成为共识,而其中最为基础的是英语新闻听力能力。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的英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的保障已成为人类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问题。利用个人的生物特性,进行身份识别,成为了确保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说话人识别即声纹识别,是一种通过语音的个性特征来验证说话人身份的方式。每个人的语音特征都极难被人模仿,采用说话人识别对识别对象的身份鉴别有着较高的识别率,与指纹、人脸、DNA等生物识别进行身份识别相比,说话人识别更方便,且进行识别所需要的成本更
用出叶间隔的变化来预测杂交水稻种花期,其方法是通过3天1次的叶龄记载,换算成出叶间隔,绘出出叶间隔变化曲线,从曲线中直观地确定父母本出现叶转换点的时间;根据父母本出现出叶转换
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表达这些关系的语言手段有多种。对这些表达手段的研究决定着我们对复句内部逻辑关系理解的深度。而在陕西延安宝塔区方言中,复句关
<正>目的:禽流感,特别是甲型禽流感能引起大量的禽类死亡,近年来出现的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严重的威胁。但是,目前治疗流感的药物种类有限,并且出现了耐药
会议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同样是汉语教学的目标,而是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