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穴位贴敷疗法和常规西药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并分析其治疗结果的差异,评价其治疗效果,验证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60例,平均分为贴敷治疗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入组前,记录所有病例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吸烟与否、饮食、病程等,建立档案,并记录病例的症状,填写mMRC和CAT量表,记录6分钟步行试验数据,检查血常规,测试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贴敷治疗组给予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指南所建议的西药常规治疗及贴敷软膏于每伏头三天穴位贴敷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和贴敷治疗组同样的西药常规治疗。入组四周、十二周时分别记录病例的症状,填写mMRC和CAT量表,十二周时复查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行6分钟步行试验。统计分析入组前所有指标的可比性,并组内对比治疗前后观察数据的变化,组间对比观察数据的改变量,以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其中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独立t检验或,不符合正态分布利用非参数两个独立样本检验或两个相关样本检验。研究结果入组病例60例,研究结束时有6例失访,其中贴敷治疗组3例,1例未能坚持贴敷治疗,2例未能完成复查;西药对照组3例,1例未能完成复查,2例未能坚持服用药物治疗。最终纳入统计学分析的合格病例数为54例,其中贴敷治疗组27例,西药对照组27例。经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对肺功能的影响贴敷治疗组治疗前后的FEVl和FEV1/FVC分别比较,P值<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的FEV1比较,P值<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前后的FEV1/FV C分别比较,P值>0.05,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将贴敷治疗组FEV1治疗前后改变量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值>0.05,说明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差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贴敷治疗组的改变量大于西药对照组。将贴敷治疗组FEV1/FVC治疗前后差值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值<0.05,说明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差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贴敷治疗组显效率3.70%,有效率40.74%,无效率55.56,总有效率为44.44%;西药对照组临床控制率3.70%,有效率29.63,无效率66.67%,总有效率为33.33%。贴敷治疗组总有效率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值<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贴敷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对照组。3.对症状的影响贴敷治疗组在治疗12周后,除肺部啰音外,喘憋、咳嗽、咳痰难易程度、痰色痰质等积分与入组前分别比较,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贴敷治疗组在治疗12周后,除喘憋外,咳嗽、咳痰难易程度、痰色痰质、肺部啰音等积分与入组前分别比较,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贴敷治疗组在治疗4周、12周和入组前各症状积分差值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各症状差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贴敷治疗组治疗12周后症状总积分的改变量大于西药对照组。4.对mMRC值的影响贴敷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在治疗后4周、12周mMRC评分与入组前比较,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后4周、12周和入组前mMRC评分差值比较,P值>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故贴敷治疗组在改善呼吸困难上与西药对照组相当。但贴敷治疗组治疗4周、12周后mMRC评分的改变量均大于西药对照组。5.对CAT值的影响贴敷治疗组治疗4周、12周CAT评分与入组前比较,P值均<O.05,具有统计学意义;西药对照组治疗4周、12周CAT评分与入组前比较,12周时,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经洽疗后,两组CAT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将两组治疗4周、12周和入组前CAT评分改变量比较,P值均>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故贴敷治疗组在改善健康状况上与西药对照组相当。但贴敷治疗组治疗4周、12周后CAT评分的改变量均大于西药对照组。6.对6MWT的影响贴敷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治疗后61MWT与入组前比较,除对照组4周时,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贴敷治疗组治疗后和入组前6MWT差值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值>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故贴敷治疗组对6MWT的改善与西药对照组相当。但贴敷治疗组治疗后6MWT的改变量大于西药对照组。研究结论1.穴位贴敷疗法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呼吸困难和健康状况。2.穴位贴敷疗法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部分肺功能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