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季羡林(1911.8.2—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是中国著名的东方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季羡林学贯中西,堪称著作等身。其学术领域主要在于东方学研究,深谙多国语言文字,对于文化领域的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季羡林关于文学的著作在其研究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却不容忽视。“东西互补”的文化观是季羡林文学与美学思想形成的基础,也是他做学问所贯穿的精神。长久以来季羡林以东方学和语言文字学专家为世人所敬仰,但是其对于文学研究,对文艺、美学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我们也不能忽略。季羡林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着眼,主张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论与美学的真正价值,主张中国学者应大胆自主的进行学科建设,以期与西方学界平等对话。在方法论上,具有宏观性、比较性;在价值论上,具有文化性、民族性。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文学与美学的发展,这是季羡林对于中国文化长远发展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季羡林的文学、美学思想作整体的认识及全面的评价,对当下的文学、美学学科的发展延伸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前提,本文拟以季羡林的文化观为基础,以其相关论述及其内在逻辑联系为依据,综合运用宏观与微观、内与外、理论与创作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大体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创作的逻辑顺序,对季羡林文学与美学思想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以季羡林学术研究综述、季羡林研究现状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等部分构成,系统论述季羡林文学与美学思想研究的前提条件。第一章“季羡林文学、美学思想的生成”,突出表现了季羡林文学、美学思想形成的文化观基础。文化互补不仅是中西互补,还包括中印之间的互补,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一起构筑了东方文化的宏伟大厦,在方法论上,也是季羡林对“天人合一”、“神韵”、“禅与言意之辨”等中国传统文论、美学范畴给予重新阐释在文化上的最直接依据。第二章“季羡林文学与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艺、美学范畴新释、学科建设上的中国古典取向以及“真情、真思、真美”三位一体的审美标准及创作风格论三节。统观这三节内容可以发现季羡林文学、美学思想在整体上呈现出回归东方、回归古典、回归中国传统的理论旨趣。第三章“季羡林文学、美学思想的评价”主要包括贡献与不足两部分,系统概括了季羡林文学、美学思想在方法论上体现出的宏观性、比较性,在价值论上体现出的文化性、民族性。结语,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季羡林的文学、美学思想作系统探讨的当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