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难,译诗更难,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更是难上加难。作为文学翻译的最高形式,诗歌翻译历来在翻译界争论颇多。许渊冲和庞德因他们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实践而蜚声中外,同时他们旗帜鲜明的诗歌翻译理论也颇受争议。对于两位译家的研究颇多,研究角度也是各异,但是很少有人从接受理论这个角度来研究他们的翻译策略。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作用,作为读者之一的译者在翻译文本时,考虑到作品的生命力必须注重读者的期待视野。此外,为使翻译符合某一特定时代译入语境的审美旨趣,译者还需在翻译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调整。据此,本研究以接受理论为理论根据,通过对许渊冲和庞德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策略的对比分析,探究了二者在翻译实践中选择不同策略的原因。本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简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意义及论文整体框架。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了国内外诗歌及其翻译理论的状况和一些学者对许渊冲及庞德的研究。第三章为理论框架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接受理论的发展历程,然后就接受理论中重要的两个术语进行了陈述。第四章为研究设计,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客体及研究方法。第五章为本文的具体研究过程。本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即接受理论出发,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许渊冲和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对二者所采用的不同策略做出了全面解析并分析了原因。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文以接受理论为依据,通过对许渊冲和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策略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虽然审美具有“无功利”的一面,但并不是其唯一的一面。不同的译者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这导致译者迥异的翻译策略。许渊冲一直倡导“三美理论”即音美,形美和意美从而达到“三之”的目的。他最显著的特点是保留原诗尾韵并尽可能保留原诗的意象和丰富内涵,从而在这三方面达到译诗美的最大化,因此他的翻译策略更倾向于异化。而庞德则更倾向于归化,他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为了推动意象主义诗学的发展而采用自己的意象派理论,从而摒弃了中国古诗的“三美”特征。译本完成后,须接受读者的考验。与传统翻译理论相比,一个成功的译本不仅仅是忠实。读者与译者共有传统认知越多,读者就能更好地理解译者的隐含意,从而更好地接受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