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文学传统的确立,旧体诗被逐渐逐出主流话语。现代旧体诗的精神价值与审美价值均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事实上,在“五四”以后,仍有不少人从事旧体诗创作。吴宓,作为新文学史上最后一批旧体诗人和旧体诗论家之中的佼佼者,他吸取儒家诗学文化营养成长起来,少年时曾从陈涛和黄节学诗,有很好的诗学基础,他的诗歌理论也充分吸取了古代诗话的形式与精髓,体现着继承与发展并重的理论品格。同时,其深厚的西学造诣也使他能从中外文学的本质与发展源流上去更好地看待中国旧体诗与新诗的发展。结合其文化立场、诗歌见解考察吴宓的诗歌理论,可以发现,吴宓的诗歌理论是近代诗界革新的继承与发展,也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白话新诗理论以外的另一种理论探索和发展方向。回顾中国诗歌从古典开始向现代艰难转型的这段历史,当看到在20世纪2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有那么多新文学家致力于填补自“诗体大解放”以来在客观上所造成的新旧诗歌之间发展断裂的鸿沟。我们便充分认识到我们很有必要从正统的“中国现代文学”的认知框架中跳出来,而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20世纪新旧文学接触、冲突、转换过程中的中国诗歌史和文学史。本文从文本出发,拟在中西古今文化观的大背景下对吴宓诗歌理论进行观照。主体部分分为诗歌价值论、诗歌创作论和诗歌艺术论三章,以图在这个大框架之下将吴宓诗歌理论与同时代的诗论主张和一系列的文学运动、现象进行对比以探析其是如何在传承、发展和论争中逐步自成面目的。这也使我们能更准确地理解这位向来被视为保守的人物所提出的诗歌理论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