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是一种以社会功能缺失、言语和非言语沟通异常,以及行为和兴趣刻板局限为主要特征的广泛神经发育障碍,一般发病于3岁前的幼儿期,并持续终生,男孩发病率是女孩的4~6倍。虽然目前的定义和干预依据都是基于行为症状学,但业界普遍认为自闭症是属于多相性生物学疾病,是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协同作用导致。多重研究显示,自闭症与神经递质、代谢供能、食物不耐受、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异常、肠道生态失调、免疫失调等生物学因素紧密相关。自闭症儿童在普通免疫和生化检测结果大部分都是正常,但并不能代表其生化和免疫功能正常,本研究选取自闭症儿童尿有机酸代谢和食物不耐受分别作为生化和免疫特征的研究指标,探索某些生化免疫指标对自闭症的早期诊断、生物分型、医教结合理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特殊教育领域来看,本课题属于跨学科研究。由于本人曾经的医学学习经历和生化专业工作背景,从生物学视角审视目前的自闭症教育康复领域,发现“重教轻医”、“医教分离”、忽视个体(生理和心理)特点、刻板的教学干预方法等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状况不但教育效果有限,还贻误康复时机,给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造成“二次伤害”,所以自闭症教育和研究领域非常需要多学科、跨专业的合作,需要家校合作、医教结合的理念贯穿教育干预全过程。本研究基于以上理念,希望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生化和免疫特征发现有诊断、干预价值的生物学指标,发现教育干预的生物学依据及其实践意义,并探索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原因。本研究主要结构共分七章,简要介绍如下:第一章研究概况。主要对研究背景作介绍,并提出研究的问题;简要介绍研究方案,包括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创新点、研究对象及选择标准等内容;最后对相关概念作了说明。第二章研究综述。对自闭症生化和免疫特征的研究现状及实践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中外文献综述,并结合本研究主题阐明目前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三、四、五、六章为主体研究部分,四个研究分别是:自闭症儿童几类常见生物学症状及共病情况调查分析、自闭症儿童尿有机酸代谢水平的生化特征研究、自闭症儿童食物不耐受的免疫学特征研究和基于食物不耐受结果进行饮食干预的效果分析研究。为了便于读者总体了解本研究的相关观点与成果,最后(第七章)对整个研究作了总体讨论和总结论的表述。四个主体研究的基本方法与结果简介如下:本研究的对象为90名3-6岁的自闭症儿童及相同人数和年龄段的正常对照组儿童。首先,用自编的《自闭症儿童几类常见生物学症状及共病情况调查问卷》对自闭症儿童日常生活中可觉察的生物学症状及共病进行统计分析,结合CARS分数探讨自闭症生物学症状与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被研究的90位自闭症儿童中,100%存在可觉察的生物学症状和共病问题,涉及睡眠、饮食和胃肠道各个方面,某些症状与自闭症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其次,有机酸代谢的生化特征是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对90例自闭症和正常儿童尿液中12大类共72项有机酸代谢产物进行全面分析,探讨了自闭症儿童的代谢特征及其理论实践意义。结果:与正常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代谢异常率和程度都具有显著性差异,有几类代谢产物可以作为潜在的自闭症生物学标志物,有机酸代谢异常程度与自闭症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第三,食物不耐受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法),对90例自闭症和正常儿童血液中90项食物特异性IgG (sIgG)进行定量分析,了解自闭症与食物不耐受的关系及可能的免疫机制。结果:本研究对象全部都有食物不耐受问题,发生概率和异常程度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食物不耐受结果与自闭症儿童的日常生活症状、严重程度和相关功能障碍均有统计学意义。第四,基于食物不耐受结果进行饮食干预的效果分析研究。旨在探讨自闭症儿童排除不耐受食物的必要性及有效性。方法是针对不耐受食物进行三个月的饮食干预(包括轮替和禁食等措施),对饮食干预三个月后的自闭症儿童进行生物学症状和CARS分数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饮食干预对食物不耐受阳性自闭症儿童的生物学症状、有关功能障碍和严重程度方面的改善均有良好效果。本研究的总结论为:一、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可觉察的生物学症状和共病。主要体现在睡眠易醒、饮食量的异常(过多/过少)、体型偏瘦、入睡困难、偏食、睡眠时间异常等方面。提示在临床和教育康复实践中要重视自闭症儿童生物学症状对干预效果和生活质量的不良影响,本研究结论对完善和扩展自闭症“家校结合”、“医教结合”理念的内涵与外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二、相当部分自闭症儿童程度不等地存在有机酸代谢异常,其中马尿酸、苹果酸、柠檬酸、高香草酸、2-羟基马尿酸、肌酐等有机酸可作为自闭症潜在的生物学指标,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判断严重程度和治疗干预的生物学依据;肠道生态失调、三羧酸循环、排毒指标、肌酐四大类代谢物质可以作为判断儿童自闭症严重程度的潜在指标。结果提示有尿机酸测试可以作为自闭症儿童生物学检测项目之一。三、自闭症儿童食物不耐受现象非常普遍,与自闭症的异常情绪、行为、生物学症状和严重程度紧密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测定食物特异性IgG对于自闭症的干预和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应该成为自闭症儿童的常规临床检测项目。四、饮食干预对改善自闭症的情绪行为问题和生物学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人际关系、情感反应、视觉反应、焦虑反应、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活动水平七项功能属于食物不耐受干预的敏感指标;模仿(词和动作)、躯体运用能力、与非生命物体的关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听觉反应、近处感觉反应、智力功能、总的印象等属于食物不耐受干预的不敏感指标。同时,饮食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睡眠、饮食和胃肠道问题等易觉察的生物学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饮食干预简单易操作,负作用小,适合于所有存在食物不耐受现象的自闭症儿童,是教育康复的一个有效补充手段,对促进教育康复效果、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效果。本研究仅仅以有机酸代谢和食物不耐受为切入点进行了有意义的初步探索,该领域还有众多的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自闭症的生物学问题与行为和社会功能的关系紧密而复杂,生化和免疫指标体系有待构建,如自闭症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教育康复的生物学依据、自闭症特异性生物学指标、自闭症生物分型依据及其实践意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以后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