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大发作患者术后的预后不同,临床上有时可以观察到患者术后眼底出现不同层次的视网膜出血、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作为一项重要的眼底体征,常直接反映疾病本身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我们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Humphrey自动视野计和彩色眼底照相,检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大发作术后眼底出血患者的血流密度、视神经结构和视野的变化,并分析血流密度与视神经结构、视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诊断为单眼首次PACG急性发作的患者,并由同一人行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满足术眼术前眼压≥50mmHg,术后第一天眼压≤21mmHg,眼底出血组纳入术后出现眼底视网膜出血伴视盘水肿的患者,共15例(15眼),将无眼压升高病史的对侧临床前期眼作为对照组;将15例(15眼)青光眼术后无视网膜出血患者的对侧临床前期眼作为正常组。眼底出血患者于术后1天、2周、3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眼底彩色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视野检查,正常组术后3个月行OCTA检查。应用OCTA测量的指标包括:视盘总血流密度(whole image vessel density,WVD)、平均盘周血流密度(peripapillary vessel density,PVD)以及各象限鼻下方、鼻侧、鼻上方、颞上方、颞侧、颞下方盘周血流密度、黄斑区浅层平均血流密度(macular superficial vessel density,MVD)、视盘周围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以及各象限鼻下方、鼻侧、鼻上方、颞上方、颞侧、颞下方RNFL厚度、平均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应用视野计测量的指标包括:视野平均缺损(MD)和模式标准差(PSD)。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1、眼底出血眼术后1天、2周、3个月logMAR逐步下降,即BCVA逐步提高(P<0.001),术前与术后1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5),术前、术后1天、2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视野MD逐步升高(P﹤0.001),PSD术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7)。2、眼底出血组术后1天、2周、3个月视盘总血流密度(WVD)进行性减少(P<0.001),而黄斑区浅层血流密度(MVD)随时间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眼底出血组术后WVD和MV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眼底出血组术后1天、2周、3个月盘周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P<0.001)、平均GCC厚度进行性变薄(P<0.001);眼底出血组术后1天平均RNFL厚度明显较对照组增厚(P<0.001),术后2周两者无显著差异(P=0.603),术后3个月平均RNFL厚度比对照组薄(P<0.001)。眼底出血组术后2周、3个月平均GCC比对照组薄(P<0.001),术后1天两者无显著差异(P=0.548)。4、眼底出血组术后3个月鼻上、鼻下、颞上、颞下象限盘周血流密度(PVD)减少幅度大,RNFL厚度变薄率大。5、对照组视盘总血流密度(WVD)与正常组WVD相比下降(P<0.001),并与眼底出血组WVD正相关(P<0.001),相关系数r=0.790。6、眼底出血组术后1天时,盘周血流密度(PVD)与MD、RNFL厚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r=0.469,r=0.449,术后2周时相关系数分别是r=0.616,r=0.745,术后3个月时相关系数分别是r=0.800,r=0.923。结论:1、PACG大发作术后眼底出血眼视力和视野随水肿消退和出血吸收可部分恢复。2、PACG大发作术后眼底出血眼视盘和黄斑区血流密度降低,RNFL厚度和GCC厚度降低,短期内不可恢复。3、PACG大发作术后眼底出血眼盘周鼻上、鼻下、颞上、颞下象限供血差、神经纤维损伤重。4、自身眼底供血较差的患者,PACG大发作术后出现眼底出血的可能性大。5、PACG大发作术后眼底出血眼盘周血流与神经纤维、视野损伤程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