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工作体制是国家组织科学力量,实施科学规划的基本框架,同时也是科学领域的计划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科学工作体制的确立过程,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在新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下为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科研体制所作的探索过程。确立这样一个工作体制的目的,是要在新的社会结构巾,确定国家组织和管理科学活动的体制,使各方面的科学活动集中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各司其职,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满足国家不同层次的需求。已有的研究多关注于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等相关方面,探讨有关科技体制改革以及科技政策制定等问题,很少涉及到科学工作体制。对于科学工作体制是如何确立的,影响科学工作体制确立的因素,关于科学工作体制问题的争论等讨论不够。 论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工作体制的确立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对于分工原则的确立、各方面科学研究工作的启动、科学工作体制的提出、科学界及各部门围绕科学工作体制的争论都做了梳理。 论文认为,思想改造运动之后,中国科学院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针上存在困难,因而根据苏联经验提出建议,希望产业部门能逐步承担起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的任务。而国家也在此时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急需全面利用现有科学力量。由此,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院、高校和产业部门研究机构三方面分工合作的原则。 论文继而梳理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工作和地方科学工作的提出过程。指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工作地位的确立,是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的结果,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地方科学工作工作的提出,则是地方开展科学工作的政治热情,及国家扩大地方权力的体制改革双重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论文认为,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要求将各方面的科学工作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明确各方面的分工合作关系,因此十二年规划纲要提出“科学工作体制”。 论文认为,“科学工作体制”提出后,高等学校的“人心向院”现象,是引发各方面激烈争论的导火索。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标准和范围,科学研究工作的条件,是高校教师“人心向院”的主要原因。“人心向院”现象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工作造成严重困扰,因此高等教育部以苏联部分科学界及教育界人士的观点为佐证,提出在国家的科学工作体制中,高等学校应作为科学研究的中心。 在有关科学工作体制的争论中,科学界的意见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的集中与分散、中国科学院的地位与作用、高等学校及产业部门研究机构的定位,地方研究机构应不应该设立等方面。民盟中央科学规划问题临时研究组提出了《对于有关我国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该《意见》在随后的反右运动中,被批判为“一个反社会主义的科学纲领”。论文重点分析了科学界对科学工作体制提出异议的原因,指出高等学校及产业部门科学研究的条件和状况、不同的出发点及思想观念是主要原因。 论文最后详细梳理了各部门关于科学工作体制的争论的过程及结果,指出高等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关于科学工作体制的争论,首先是直接的利益之争。其次是各部门试图提高本部门在科学工作体制中的定位,以争取本部门的发展机会。同时,争论也是不同国际经验之间的冲突。关于科学工作体制的争论使国家对之前提出的科学工作体制作了调整,降低了中国科学院的定位,提高了高等学校、产业部门研究机构以及地方研究机构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科学工作体制确立的基础、影响以及关于科学工作体制的争论的实质进行了分析。科学研究工作的“国家化”是科学工作体制确立的基础。在体制形成和调整的过程中,现有基础和当前状况、国家需要、国际经验、旧有观念、部门及地方利益等因素,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各方面关于科学工作体制的争论,本质上是理念之争和利益之争。科学工作体制的确立,对中国的工农业及国防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发展、地方建设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给科技事业的发展埋下了结构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