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保护性耕作在防治东北地区耕地的土壤侵蚀和营养物质流失方面进行初步研究,并结合降雨对土壤的侵蚀机理探讨秸杆覆盖的防护作用。试验地点选择在吉林省永吉县曹家村(位于吉林省中部)的丘陵地带,这里大部分为旱地,坡度在2~25°各异。该文通过应用水文学、水土保持学理论计算小区实验中人工降雨的雨强、雨滴动能以及降雨量等,探讨和论证了模拟实验人工降雨的可行性;通过小区实验研究了不同坡度对土壤侵蚀量、土壤N、P(可溶态与颗粒态)的影响;不同秸秆覆盖率对土壤侵蚀量、土壤N、P(可溶态与颗粒态)的影响;进行坡度、秸秆还田率与土壤流失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研究表明:降雨是土壤侵蚀的动力,雨水是可溶性养分的溶剂;秸秆还田率相对坡度对土壤流失量的影响更大,土壤流失量随着秸秆还田率的增高而减少;土壤P径流输出量以颗粒态为主,占P径流输出总量的56.3%,表明径流搬运的颗粒物(粒径≥0.45um)是地表径流P迁移的主要载体,与之相结合的P是地表径流P流失的主要形式。坡度对全P流失量、颗粒态P的影响大,即同样秸秆还田率的条件下,全P的流失量、颗粒态P的流失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N径流输出量以颗粒态为主,占N径流输出总量的54.6%,表明径流搬运的颗粒物(粒径≥0.45um)是地表径流N迁移的主要载体,与之相结合的N是地表径流N流失的主要形式,秸秆还田对小坡度(6°)坡耕地的全N流失的保护作用明显;对于大坡度的坡耕地(22°),秸秆还田率对全N流失量的保护作用不显著。坡度对全N流失量、颗粒态N流失量的影响更大,即同样秸秆还田率的条件下,全N流失量、颗粒态N流失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大。
此次研究对保护性耕作在防治吉林地区水土流失方面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并为指导农业生产和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提供了依据。文章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吉林地区根据区域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力量等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