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译作应忠实体现原作的风格。唯有如此,读者才能原汁原味地欣赏文学作品,体验各国千姿百态的文化特色,文学翻译才能真正发挥其文化传播的作用。文学作品的风格再现一直是翻译研究中最复杂而敏感的问题之一。关于风格问题,中西翻译家一直以来争论的焦点是风格的可译性以及如果可译又怎样传递原文风格。由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不管是可译派还是不可译派都承认风格再现的基础在于语言。现代翻译理论比较侧重对语言文本的分析,试图找出具体确定的风格要素,区别于传统对于风格虚无缥缈的阐释。基于此,刘宓庆把风格看成一个符号系统,分为“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大类。在风格翻译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形式标记,更要关注非形式标记,内外参照,对风格再现进行全局的把握。《玉米》是中国著名作家毕飞宇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文革中三个姐妹的故事,生动地探索了文革中的中国家庭和农村生活。其结构娴熟,语言完美,讽刺辛辣,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天赋和写作技巧。凭借这部作品,毕飞宇获得了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和第四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本论文以葛浩文和其夫人林丽君合译的《玉米》为例,通过对原作风格的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探讨中西合作式翻译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标记(尤其是非形式标记)体现在译文中,从而实现原作的风格再现。在第三章,本文对大量例证中的风格标记进行分析从而说明原作风格是如何被葛浩文和林丽君夫妇在译语中得到再现的。根据第三章的文本分析,第四章进一步总结了中西合作式翻译对文学作品风格再现的启示。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对风格标记(尤其是非形式标记)的识别能够帮助译者准确把握并且有效地传递原文的风格特征;这种中西合作式的翻译对再现文学作品的风格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希望本文能在风格再现方面对中国文学走出国门有点滴启示,给有志将中国的文学文化介绍给国外读者的翻译学者和实践者们一点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