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纳米磨削过程的摩擦裂纹试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l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晶硅是集成电路(IC)制造过程中最常用的衬底材料,单晶硅的表面质量直接影响着器件的性能、成品率以及芯片寿命。随着单晶硅尺寸的增大及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新的硅片高效超精密加工工艺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低损伤等优点的硅片自旋转纳米磨削技术正逐步成为空白硅片平整化和图形硅片背面减薄的主流加工技术。然而,纳米磨削加工会不可避免地给硅片引起表面层微裂纹损伤,该损伤会影响后续抛光工序的抛光去除量、增大超薄硅片在夹持、搬运、划片时碎裂的风险。目前,对单晶硅磨削表面层微裂纹损伤的研究还不完善,深入研究单晶硅纳米磨削表面微裂纹损伤机理对最终实现硅片的高效率、高精度、无损伤、超光滑表面的加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单晶硅加工表面微裂纹损伤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单晶硅纳米磨削加工表面微裂纹损伤、主要对摩擦裂纹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通过磨削实验,研究了单晶硅纳米磨削过程表面微裂纹的类型及其特征,发现摩擦裂纹是单晶硅纳米磨削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典型微裂纹,与中位裂纹、侧向裂纹一样,是单晶硅纳米磨削过程表面微裂纹的主要形式。其次通过单颗磨粒磨削试验,研究了磨粒尺寸、单晶硅晶面及晶向、磨粒切削深度对单晶硅表面摩擦裂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晶硅{100}、{111}晶面上纳米磨削过程中的摩擦裂纹形态取决于切削方向、磨料尺寸和切削深度,与单晶硅的晶面与晶向无关。另外通过Al2O3、金刚石等不同磨粒进行了单颗磨粒磨削试验,对单晶硅摩擦裂纹产生直至最后消失的整个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磨粒切削深度对摩擦裂纹的影响,得出单晶硅表面摩擦裂纹产生的磨粒临界切削深度。试验研究发现当磨粒切削深度减小到6nm左右,摩擦裂纹才可能会最终消失。这表明,针对摩擦裂纹而言,通过控制磨削过程中磨粒的切削深度在6nm以下时,实现纯粹的延性域磨削是可行的。最后通过不同磨粒的磨削试验,研究了磨粒与单晶硅接触面应力分布与摩擦裂纹的扩展机理,分析了不同磨粒磨削过程单晶硅表面摩擦裂纹扩展与划痕深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了磨粒切削深度与划痕宽度的变化关系,确定了各种参数条件下摩擦裂纹的去除条件,研究结果能为实现单晶硅的塑性去除磨削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在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搅拌头对焊件的力学作用是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还没有对这方面的实时检测和研究。本课题根据实验需要自行设计了测力实验工作台,从
<正>为深入了解我市桶装饮用水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加强对桶装饮用水的监督管理,2015年5月,由耒阳市食安委牵头,组织质监、工商、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对全市桶装饮用水市场进
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是支撑全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信息化平台,在系统中全面整合展示地下水各类数据信息,对提高地下水管理业务支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分类总结地下水主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塑性材料在航空航天、光学及电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而且对加工质量有很高的要求。随着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在超精密数控机床上利用金刚石刀具
目前国内外对威尼斯商业兴衰的非经济因素的专门研究不多,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三方面(社会、政治、文化)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激光剪裁拼焊是将不同材质、厚度的板料经剪裁后,用激光拼焊成各种坯板,为整体冲压成型做准备的先进加工工艺。这种工艺现主要应用于汽车车身的制造,并获得很大的成功。利用C
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对一个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则是其竞争力的直接来源。迄今为止,人们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已达成了共识。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
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和建筑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没有一套有效的保证体系或风险转移制度来约束业主和承包商的行为以规避风险,结果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工程质量问题,工程款拖欠
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为指导,在整理、学习、借鉴前贤时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现代汉语标志型被动句进行了分析,力求对它作出较为全面、较为详细
首先为了分析等离子弧喷涂Al2O3陶瓷涂层的失效机制,将带有陶瓷涂层的试件放入到锌液中进行腐蚀,并且对其进行循环加热冷却的热震试验。通过电镜照片的微观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