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功能性状随树冠高度的变化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compu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冠垂直方向上的枝叶性状变化可以表征植物对树冠不同高度资源的利用策略,功能性状随树冠高度变化研究可对估算林分区域生产力和森林生物量提供基础数据,为保护阔叶红松林资源提供一定支持。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蛟河市的阔叶红松林为依托,选取主要的8个乔木主要树种,测量了30个小枝和叶片功能性状指标,检验了阔叶红松林内各枝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物种枝叶功能性状随树冠高度增加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相同器官(小枝、叶片)功能性状间关系: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单位面积叶氮含量、单位面积叶磷含量负相关,与单位质量氮含量、单位质量磷含量和氮磷比呈正相关,叶干物质含量与叶片元素的5个功能性状指标关系与比叶面积相反;相同器官的氮含量(mg/g)与磷含量(mg/g)和氮磷比正相关,磷含量与氮磷比负相关,叶柄的元素含量之间也具有此规律。(2)不同器官功能性状间关系:叶片和小枝对应的功能性状指标(氮素、磷素、氮磷比和干物质含量)分别呈正相关,具有良好关联性。(3)林内主要树种叶片和小枝功能性状随树冠高度增加有显著变化,比叶面积和单位质量叶磷含量降低,叶干物质含量、单位面积叶氮含量、单位面积叶磷含量、氮磷比和单位质量叶氮含量随树冠高度增加而增加。(4)物种层面上,不同树种的叶功能性状中,除单位质量叶氮含量随树冠高度增加变化趋势与总体相反,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单位面积叶氮含量、单位面积叶磷含量随树冠高度变化趋势与整体相同;不同生活型物种在小枝氮含量和小枝磷含量与树冠高度关系上表现了相反的规律。(5)分层比较,多数阔叶树种叶片集中生长在树冠中上层,只有比叶面积在不同树种不同层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单叶树种叶干物质含量随树冠高度增加累积的速度比复叶树种快。(6)年龄和分层对红松叶氮含量影响均不显著,其他性状变化明显受年龄影响;同一年份内,红松叶功能性状指标和小枝氮磷比在不同层间差异显著;同一功能性状指标在不同年份内随分层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其他文献
无轴承电机因其定转子易于隔离、无接触、集成度高等优点,在生化、医疗等超洁净领域有独特的应用前景。但电机结构相对复杂,悬浮系统控制精度要求较高,传统PID控制策略无法实现较高的控制性能,特别是系统抗扰动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轴承电机扰动补偿悬浮系统,以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为例,本文完成了下面的工作:首先,深入研究了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的悬浮原理和数学模型,在分析了扩张状态
该文从青鳉(Oryziaslatipes)南方品系的基因组DNA中克隆了2个溴觉受体基因mfOR1和mfOR2,并且对青鳉南北品系的嗅觉受体基因进行了分析.为了进一步了人解嗅觉受体基因的起源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输配电线路作为电网骨架,对社会经济有着重大影响。为了保证线路故障后电能安全稳定地输送,应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点位置以便及时排除故障、恢复供电,由于我国配电网主要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因此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测距的研究有重大意义。配电网结构复杂,分支较多,相比双端法,单端测距更具优势,因此本文以单端测距法作为基础原理进行研究。本文分析了单相接地故障时暂态行波的特征,通过相模变换获取了行波的线模分
主权财富基金,这个诞生于中东的国家财富投资形式,近些年来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尤其是俄罗斯和中国相继设立的主权财富基金, The sovereign wealth fund, a form of
能源危机的到来,使得太阳能发电在政策扶持、技术突破的情况下得到大力发展。随着光伏电池的成本下降,光伏系统已经不仅仅只为偏远无电地区供电,而是逐步的走进人们的日常生产生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一类生物可降解的热塑性材料,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同时包含有短链PHA和中长链PHA的共聚物可以很好的互相弥补二者的不足,
对旋风机由直径、轮毂比和转速都相同而旋转方向相反的两个叶轮前后串联组成,具有流量大、压升高、效率高、反风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矿井、隧道等通风换气场合。然而,在通风距离变化的情况下,对旋风机会偏离设计工况,出现机电性能匹配困难问题。在大流量工况,后级叶轮驱动电机轻载乃至空载运行,效率降低;而在小流量工况,后级叶轮驱动电机功率又迅速增加,乃至过载烧毁。此外,风机运行还会产生强烈的噪声,影响
该研究对鸡胚脊髓背角组织中可能的神经营养活性物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主要分以下两部份:1、鸡胚脊髓背、腹角组织粗提取液神经营养活性的比较;2、鸡胚脊髓背角提取液的层
植物抗病蛋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识别病原菌分泌的无毒效应因子(Avirulence,AVR),引发植物的抗病反应,从而抑制病原菌生长。大麦MLA编码CC-NB-LRR类型的抗病蛋白,介导大麦对大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