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信仰对村民社会交往的影响 ——以晋南Z镇教会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i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基督教在我国大陆农村地区快速传播,与此同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和社会人士关注。本文以晋南Z镇为研究地点,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式搜集资料,探析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现代农村,基督教传播对农村信徒的社会交往网络有何影响?本文主要借助萨姆纳的“内群体”和“外群体”理论,将农村基督徒的社会交往网络分为教内关系和教外关系来分别进行分析。从教内关系来看,宗教活动的参加对于普通基督徒在本村的人际交往网络有一定的扩展和加强,但不利于其本村外交往圈的扩展;宗教精英在信教前后人际关系的扩展明显要高于普通信徒,且其交往圈与其在教内职位的高低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宗教慈善这样一种基于灵性的社会资本网络给信徒们提供了全新的社会支持,这其中包括对生活困难的基督徒的物质支持以及对普通信徒们的精神支持。总之,基督徒们在信仰基督教之后,其社会交往网络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扩展和加强。教外关系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两个层面来进行调研分析。基督徒的亲缘关系网络中,绝大部分家庭成员对于其基督教徒这一全新的角色表示认可,且这些并不会引起家庭成员的反感与冲突。基督徒的信仰不会改变家庭内部的分工角色,同时基督教的教义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其家庭内部网络。同时,基督徒可能会因为基督徒身份和传教行为而影响到其与亲属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葬礼仪式与祭祖活动。但农村基督徒中女性为主的性别结构以及基督教的本土化使得其信仰不会与传统祭祖问题产生大的冲突。基督徒的地缘关系网络中,基督教义中的道德约束使信徒们在与邻居交往时更加友爱和包容。同时,对于大部分信徒而言,其在农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情往来依然以其自身的血缘交往为主。普通信徒们的社会交往的广度和频度的加强大都局限于其本身的地缘关系网络,而宗教精英们则有更多的机会突破地缘的限制结识更多新的朋友。基督教的信仰并不会从本质上改变基督徒们的各种人情往来,但是基督徒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增加与同是教友的邻里好友的接触,久而久之便强化了教内之间的社会交往,但减少了与教外的社会联系。在部分农村地区,基督教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为信徒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与社交资源,同时还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慈善力量。因此,当下和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当积极宣传弘扬国家的宗教政策,努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公务员群体逐渐引起了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基层公务员职业道德失范的案例,在社会上产生了较恶劣的影响。由于基层公务员是国家政令的最终施行者,他们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更多的是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他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方式直接影响着国家管理效能的实现程度。想建设服务型政府,就不得不从基层公务员身上找措施,下功夫。想塑造良好的公务员队伍形象,重塑政府的公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与各高校一线教师的整体水平有很大关系。高等职业院校质量较高的教师绩效管理体系,能够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提高教师的满意度和成就感,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这对于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结构有六个部分组成,具体情况
音乐史学作为一门涵盖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范畴的交叉学科,其本身的复杂属性决定了它选择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音乐史不只是作曲家和作品的历史,音乐史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只是依据作品的艺术性,更是作品的艺术性是否与给定时代的历史属性相契合,找到作品的艺术性与历史性这两种矛盾属性的内在联系与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规律是音乐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尼尔森是跨越19-20世纪丹麦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日语汉字的学习是优势所在,同时也是劣势所在。优势在于我们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记忆从小就开始熟悉的汉字笔画,然而劣势就在于其意义的理解上。这是由于汉字所处的环境及其文化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它在历史的发展中,在不同的场合发展出轻微差别的、乃至截然不同的意思。即使是同一个文字,它的意义,构成的词汇,乃至使用方法,都或多或少有不同之处。此前,中日两国关于汉字意义的研究多是从词汇的角
本文是一篇节译报告,原文取自社科类出版物《恐怖主义在身边》第23页至第48页,作者是皮特.R.诺伊曼,于2018年3月出版发行。全书通过对欧洲恐怖主义现状的背景调查和研究,对恐怖主义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并给出作者的建议和对策。受篇幅所限,本人选取了前两章进行翻译,内容为恐怖主义概念的定义和第一个极端主义诱因。翻译报告总共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译本的背景和研究的问题,并阐述研究的价值。第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正逐步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同样伴随着而来的是职业学校的崛起,在早期的中国教育中,人们对于中职学校的印象是,考不上高中的才去选择职业学校,就读于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是人们口中的“坏学生”职业学校的学生接受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都是人们给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标签,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中考毕业之后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一所中职学校去学习专业技
新中国成立初,大多数农民不认识字,无法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农民作为独立的个体,其思维和行动受到乡村环境的制约。工作队下派到乡土社会中,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会受到乡村传统的回应,传统犹如“海绵”对国家意志进行消解。民校是国家针对这一困境做出的策略选择,城关乡政府为民校的开办提供各种方面的支持,将分散的农民整合进民校这一政治社会化机构。农民对于抽象而无法触及的政治观念缺乏亲身的体验,为此民校的教学安排与
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可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鉴于此,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开始重视课堂提问环节。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一言堂”或者“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较为普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多运用讲授式教学,课堂提问数量少,甚或没有课堂提问,导致课堂提问的缺失现象较为普遍,此或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
数百年来,《当你老了》先后经历了从龙萨法语诗到叶芝英语诗,再到赵照中文歌曲以及多语种翻唱歌曲的跨艺术转换。学界大多关注叶芝对龙萨的改写以及叶芝诗作的中文译介,却尚未注意《当你老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跨艺术转换再创作现象。本文探寻叶芝诗作《当你老了》在中国当代的主题嬗变以及文化传播,借鉴跨艺术诗学理论,剖析赵照“艺格符换”歌曲中多元媒介符号的表征特色及传播效果。文章随后分析《当你老了》“艺格符换”的
目前市场上的化学读本类型多种多样,但是以某个元素作为专题编写的化学读本很少,与之相关知识也比较分散。故本次研究选用了在自然界存在很低,但分布广泛的碳元素作为《碳家族》化学读本发散式专题设计的主线,旨在将与碳相关知识综合整理使其变散为聚并渗透学科思维。同时碳元素涉及领域很广故在内容设计时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认知与学科前沿知识,可帮助学习者将孤立的知识与生活、社会、技术对接,为学生填补更多课外化学知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