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肺间质的炎症性改变,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老年人由于器官、系统功能增龄性减退,导致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和呼吸道生理功能降低,且往往合并诸多基础疾病,这些均为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许多不同专业学会的密切关注,而且有些学会还制定了相应的CAP诊疗指南,而老年性肺炎作为CAP人群庞大的一部分,却在指南的制定中只是浮光掠影。同时,广东省中医院也依据CAP相关指南制定了相应的CAP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路径,该路径也没有解决老年性肺炎备受忽视的问题。老年人作为肺炎的高发人群,占据着CAP的重要地位。因此,开展对老年性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中西医治疗概况的研究至关重要,有助于完善我院CAP临床路径的完善。目的:依据年龄特点将肺炎患者分为老年前期组和老年组,回顾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干预的效果等信息,以探讨老年性肺炎的中西医临床特点,为临床中西医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设计病历信息采集表。收集2013年01月01日-2014年01月01日在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住院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我国当前老年人年龄划分标准分组:(其中45-59岁老年前期为A组,60-89岁老年期为B组),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收集患者的信息,记录其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病原菌情况、中医证型及中西医干预效果信息,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分析讨论。结果:1.两组性别分布、住院天数比较均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404,P<0.05)。2.合并基础疾病方面,两组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呼吸衰竭、陈旧性肺结核、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比较均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在症状比较中,发热、胸痛、气促、纳差比较均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实验室检查,两组在中性粒百分比、降钙素原比较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炎症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482例患者中,痰培养阳性率为21.2%。老年组革兰阴性菌感染较老年前期组为多。5.中医证型分析,两组在比较实证、虚实夹杂证,结果均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病理因素方面,两组比较夹痰热、夹瘀、夹外邪中,均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夹虚方面,两组比较,肺脾两虚、肺脾肾虚、气虚,均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中药方剂使用方面,老年组所占比例较多的为苇茎汤133(44.3%)、银翘散27(9.0%)、麻杏芩甘汤18(6.0%)、六君子汤16(5.3%)、二陈汤14(4.7%);老年前期组所占比例较多的是苇茎汤67(37.0%)麻杏芩甘汤17(9.4%)、银翘散17(9.4%)、二陈汤15(8.3%)、止嗽散10(5.5%)。7.两组比较在单用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合酶抑制剂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单用抗生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两组在治疗转归方面比较,痊愈、有效的频数比较,结果均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发病率方面,纳入此次研究的我院肺炎患者数量老年组是老年前期组的2.1倍,提示老年组肺炎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2.合并基础疾病方面,老年组较老年前期组为多,且多为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而老年前期组则以代谢性疾病为多。3.临床症状方面,老年组气促、纳差症状表现突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亦表现明显,而胸痛症状则在老年前期组表现为多,这与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提示在临床上接诊老年患者时,当遇到患者出现以上消化道症状时要考虑肺部感染可能,给予完善相关检查以免误诊、漏诊。4.两组在炎症指标方面有差异,两组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虑为老年患者病情进展快,易发展为重症肺炎,甚至出现脓毒血症。其中在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方面两组比较结果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总体来说其炎症指标均为老年组为高,原因考虑为与老年患者病情相对较重相关。5.我院老年前期组病原菌以支原体为主,老年组则以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酵母样真菌、光滑拟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产气肠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感染为主。6.中医证型方面,老年前期组以实证为主,其排在前五位的证型分别是痰热壅肺、风热犯肺、痰浊阻肺、风寒袭肺、气虚痰热瘀阻阻。老年组则以实证、虚实夹杂证为主,其虚证主要表现在气虚、肺脾两虚、气阴两虚、肺脾肾虚等方面;其实证主要表现在痰热、痰浊、瘀血、湿浊等方面;其中排在前五位的证型分别为痰热壅肺、风热犯肺、气虚痰热瘀阻、肺脾两虚,痰热壅肺、气阴两虚,痰热壅肺。7.中药方剂方面,两组使用方剂频数最多的前三位均为苇茎汤、银翘散、麻杏芩甘汤,提示肺炎患者在急性期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但在使用补益类方剂(六君子汤、生脉散、补中益气汤)方面,老年组明显多于老年前期组,提示在治疗老年患者中要注意扶正补虚。8.抗生素应用方面,老年前期组以喹诺酮类为首位,符合CAP指南,符合我院临床路径,说明我院对老年前期组肺炎患者按指南用药的依从性良好。老年组在β内酰胺类合酶抑制剂的使用频次较多,且后者在抗生素联用方面较前者明显为多,这与老年组肺炎患者多以感染革兰阴性菌、真菌相关。9.疗效方面,两组疗效评价老年前期组较好,这与两组病情不一致,体质基线亦存在差异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