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篇偏向于纯理论问题探讨的论文,旨在从完善中国自身装饰设计理论体系的目标出发,从而构建基本这一长久被忽视和漠视的理论领域。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设计心理学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等领域,心理学的研究更是如同其出发点一样来自于经济学,而经济学中心理学的应用自然关注的是市场供求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这样理解设计心理学对于本文而言就是大错特错了,我们关注的是区域、民族的、特色的文化印记,反映在艺术设计和创作过程中的社会属性,一种归咎于创作人群自身的文化心理。如果将设计心理的层次提高,如E.H.贡布里希那样将心理学理论作为解释设计文化内涵和本质内涵,将是构成整个设计专业中完整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我们无法用更好的词汇来代替“心理”,因为诸如“心态”这样的词汇具有太多的传统文化在其中。我们在此也很委婉的回避“设计心理学”的用法,而宁愿更为有说服力的称之为“艺术设计的心理学研究”。相比于贡布里希的经典著作《秩序感》,本文意在此基础上更为具体和深刻的挖掘具有千年文明的中国或者说儒家文化圈内所具有的独特的“秩序感”-“稳”。用更地道和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方法和分析方法来完成这一艺术设计中的理论空白。首先,我们力图说明中国传统艺心态“稳”的形成的背景。通过文化的背景来强有力的说明心理要素的形成。其次,通过将艺术创造的心态与艺术创造的具体形态相结合,说明这种“稳”的艺术创作心理是天然形成的一种文化内涵,影响着艺术创作的细节。最后,通过将中国近代艺术形式的发展与世界艺术形式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一种融合-分离-再融合的扬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