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分子的速度滤波和缓冲气体冷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了利用静电速度选择技术,分别对室温下热分子束和缓冲气体冷却的分子束进行弯曲导引的实验,获得了若干不同种类的冷分子束,并介绍了利用这些冷分子束所能进行的一些应用研究方案:包括冷分子表面弯曲导引与表面速度滤波、表面囚禁和表面存储环。最后,就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本方向和本小组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本文首先介绍了速度选择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各种极性分子的斯塔克效应;从理论上描述了四极静电场的分布,详细分析了出射分子束的速度分布、束流(即通量)和导引效率。然后,根据理想四极静电场的解析表达式(或者实际电场的有限元计算),室温下分子在各个转动态的布居,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了室温下各种分子束在弯曲四极静电场中运动的动力学过程,得到了被导引分子束的速度分布、温度和导引效率。研究表明:被导引分子束的温度和导引电压成正比,导引效率和导引电压的二次方成正比。   介绍了早期实验装置中的配气系统、真空系统、四级杆电极、脉冲高压装置、脉冲激光和时间飞行质谱装置。在早期的一次速度滤波实验中,利用一段弯曲的四级杆电极对乙腈分子进行了静电导引,获得了冷的乙腈分子束。随后,我们对实验系统(包括分子束配气装置、四级杆电极和时序控制等)进行了一系列改进,通过二次速度滤波,并采用新的探测方法,获得了乙腈、氟甲烷、三氟甲烷、硝基甲烷和氯苯等一些样品的冷分子束。实验测量了冷分子束的通量、速度分布(即温度)与导引电压、束源压强的关系,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从理论上阐释了缓冲气体冷却的工作原理。利用刚性球模型,分析了样品分子与缓冲气体(He)原子之间的碰撞,分子的冷却速率等,并对缓冲气体冷却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表明:缓冲气体冷却技术不依赖于分子的能级结构,与分子是否具有极性无关,因此可以用来冷却各类分子样品。如果样品分子与缓冲气体碰撞次数足够多,达到充分的热平衡,最终的分子平动温度和内部转动温度都将被冷却到缓冲气体的温度。另外,我们分析了利用这种技术,产生冷分子束的一系列条件,以及产生的冷分子束的一些性质。随后,我们开展了将缓冲气体冷却技术和速度选择技术结合起来从而获得高通量的冷分子束的实验研究。详细介绍了实验系统中的分子束配气装置、四级杆电极、真空系统、低温装置等。实验上研究了被导引分子束的速度分布和温度与导引电压、缓冲气体流量(即密度)以及样品分子流量之间的关系,并且与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实验与理论相一致的结果。此外,通过在导引电极上施加脉冲高压,在实验上获得了脉冲分子束序列。   最后,介绍了我们提出的几种利用所获得的冷分子开展应用研究的理论方案。包括表面导引方案与表面速度滤波、表面囚禁与表面储存环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与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但近年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困
6月15日,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中央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党建工作的一项新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不断加快和创新,全球计算机网络化快速发展,作为信息技术创新产物的计算机已渗透到了现代人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只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需要不断快速创新
宿根花卉具有种类丰富、观赏期长、适应性强、群体景观效果好、管理粗放、抗逆性强等特点,对于延长景观的整体观赏期、实现景观的动态美、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符合建设生态节约型园林的宗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植物.文章总结了常见宿根花卉的观赏特点及园林应用形式,并对其可持续利用方式和种植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充分发挥宿根花卉的生态优势和景观优势,以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效益,为解决园
新媒体的概念和意义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区别于过去传统媒体的一种全新媒体形态。这种形态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但同时,新媒体也
从菌棒前处理、低温刺激、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秀珍菇栽培的技术要点。通过此种方法种植秀珍菇具有周期短、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生物转化率可以达到80%,
长期以来,围绕ST股的“博傻式”炒作,严重扭曲了A股的估值体系和投资理念。劣币排斥良币效应的长期存在也导致A股资源错配,已成为困扰A股市场健康运行的痼疾。美国经济陷入疲
本文运用递归格点格林函数方法对不同磁场情况下的一维均匀量子链加侧向量子环的介观物理结构中电子输运现象做了一些理论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揭示这种人造微结构中电子传输的新
伊辛模型的“布喇格-威廉斯近似”、“平均场近似”以及“二维伊辛模型的矩阵解”,给出了伊辛模型可以自发磁化,它们是现有关于“顺磁铁磁相变”的代表性理论,然而最新的理论
描述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标准模型在实验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但是,标准模型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一些实验结果如中微子震荡等,暗示着有新的物理存在。由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