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之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成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之进行了阐述。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的毛泽东对和谐社会有没有过理论思考,学界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有人认为毛泽东基于“斗争哲学”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和谐”二字是不会给予过多关注甚至是排斥的,所以不可能提出“和谐”;也有人从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认为毛泽东晚年在实践上的失误造成中国社会极大的“不和谐”,因此,毛泽东对社会和谐没有贡献;而多数学者认为毛泽东有社会和谐的思想,并在实践上做出了努力,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来源。在论及毛泽东和谐思想时,学界或多限于对其和谐思想个别论断或某个方面内容的整理,缺乏较系统的论述。笔者认为,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谐”二字,但是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尤其是建国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政策中,体现出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理论和政策,是以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矛盾为理论基础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国家统一等各方面,具备了完整的理论框架,自成体系,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促进社会和谐的结果虽然不尽如人意,但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启示。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较为全面的概括了毛泽东为促进社会和谐在理论和实践上所做的贡献,并尽我所能使之系统化,并尝试概括了毛泽东和谐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和谐的概念,和谐社会的提出及涵义,并引出毛泽东为促进社会和谐所做的贡献;第二部分介绍了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并指出这是毛泽东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本文的重点部分,着重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祖国统一等方面,以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毛泽东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所做的贡献加以概括;第四部分,总结了毛泽东和谐思想的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