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时代,媒介被赋予了传递信息和解释信息的功能,更获得了一种控制社会的能力。媒介作为社会公器,一方面肩负着对大学的监督和报道功能;另一方面也成为在社会公众中引导树立大学良好形象的方式和手段。传播学者李普曼在“拟态环境”的理论中强调,在大众传播技术极端发达的现代社会,“主观现实”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对于人们“主观现实”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理论表述,我们可以认为,人们在生活中也更多地是通过媒体接触来认识大学的“主观现实”,这种主观现实就是大学形象。并且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对大学“主观现实”的认识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外在因素,也有内在因素。它们的存在让最终形成的大学形象可能与大学本身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区别。学界通常认为,大学媒介形象的形成和呈现机制是一个动态的、持续修正的、不断反馈和补充的过程。大学作为一个多元、庞大的社会组织,剖析“现实“、“媒介”和“认知结果”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大学媒介形象的关键和核心。大众传媒传递、重组和输送出的海量信息,为我们展现和建构了一个虚拟现实环境,而社会公众通常恰恰是依赖于这样一个拟态的现实环境,作为借以了解现实、做出判断的重要参照系。这个参照系必然是具有自身局限性的,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现实环境和真实世界的同构或反差程度必将严重影响我们的认识,在公众心目中造成现实与拟态间的巨大心理落差。但是,让公众颇为纠结的是,随着社会体系的日趋庞大,发展过程的复杂多变,使得人们始终是舍弃不下大众媒介,因为大众媒介目前终究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便捷的,可以用来认识和感知社会现实的工具和手段。在本文中,笔者将从认同、信任、合作的三维语境出发,以大学、媒介与公众关系的立体视角展开论述,试图为大学媒介形象研究建立新的维度和认识路径。在绪论部分,说明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在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了关于大学形象研究的既有文献,对这些文献研究的具体对象、方法、特点等问题进行阐述,勾勒出大学形象研究的大致面貌;进而对本文中围绕中国当代大学媒介形象重塑的研究方法做了介绍。在第一章,用将现实与历史向结合起来的方式,回溯了人们对大学历史形象沿革的认识,考察了大学发展历史里程中“随社会环境变迁”的中国大学形象和“随社会功能变迁”的西方大学形象的发展历史沿革,通过分析归纳,梳理出中世纪至今的中、西方大学形象演进的基本脉络。通过对大学发展史的分析,进一步提炼出通过大学历史积淀的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即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形象建设的理念基础。在第二章,通过分析大学形象的基本属性,从传播环节的角度归纳了大学形象的呈现元素,如大学自然形象、大学历史形象、大学校长形象、大学教师形象大学生形象、大学学术形象以及大学文化形象等。阐释了媒介参与下的大学与社会间的互动机制和理论,强调了大众媒介对大学形象建构的影响和作用。采用了大学形象建构的两种形象观的比较,进一步说明了大众媒介与大学形象建构的过程。在第三章,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三份各有代表性的报刊《光明日报》、《南方周末》、《长江日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1年9月30日到2013年9月30日两年间,三份报刊对大学报道主题、内容和数据统计为研究样本,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法,分析媒体对大学报道选题和内容的倾向性,通过分析结果,呈现了大众传媒对大学形象报道的现状。在第四章,选取一所具体大学作为研究目标,再一次通过数据分析法,以大众媒介在2012年度对该大学报道的实例分析和统计,进一步呈现了当代大学形象错位的现实存在。着重探讨了导致当代中国大学形象发生错位的主要原因,即是社会的转型、功利主义的盛行、价值观的断裂、信任的动摇等,并梳理了中国大学信任问题的缘起和大学社会信任的传统基础。并从如何由大学制度层面上对大学形象进行自我修复以及依赖媒介策略上修复的两种方法来厘清大学形象的回归与形象的重建之路。在结语部分,结合中国当代大学形象在易受媒介影响的现实情境下,表明只有在大学传统精神得以返璞的前提下,实现大学主体性地位的重新确立,对知识品性和核心价值观的坚守以及学术化品格的重构才能使中国当代大学形象得以回归和重塑。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中国社会发生转型剧变的历史时期,除了依靠媒介手段和策略不断对偏离传统的大学形象进行不断修正之外,重塑良好中国当代大学形象需要“公正平等、民主自由、以人为本、尊重学术、承担社会责任”的宝贵大学内在精神指向。任何一所大学若要塑造积极、正面的大学形象,都必须要以上述精神指向作为先导。在良好大学形象在塑成后,也必须不断接受来自于社会和公众的正当合理性的伦理考量和评价,因为公众持续地对大学形象做出的评价和认同是大学形象永葆生机的内生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