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史,尤其是小说发展史上,阿兰·罗伯-格里耶是一个代表性和符号性的人物之一,以他为中心的新小说代表了法国小说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段历史。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之所以“新”,时间因素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以原文著作为基础,结合相关中译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论述罗伯-格里耶小说中的时间问题。在回顾了西方文学时间观念的演变以及巴尔扎克所代表的“传统小说”中的时间形态之后,论文总结了国内外对罗伯-格里耶的研究,并对作家关于时间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将其主要时间观念总结为“超级现代时间”说,阐述了其时间观念中现在、瞬间和即时性时间的重要地位。他的时间理论的哲学本质包含着泛化的现在、建构与解构、主观与客观三大悖论,其实质就是将时间内在化、现在化和主观化。以作家的时间理论为依据,本论文对作家的创作阶段也进行了划分,从编年时间、时态时间以及时间厚度三个方面,将其小说创作阶段分为早期、中期、后期、和回归期四个阶段。在不同创作阶段的作品中,小说中体现的时间类型也不尽相同,可分为“有厚度”型和“无厚度”型,其中“有厚度”型包括过去时间形成的时间厚度和综合型的时间厚度,“无厚度”型则包括平面时间、环状时间、整体的时间螺旋和时间按钮四种形态。这些时间形态充分体现了作家将时间内在化、现在化和主观化的“超级现在时间”的理论。最后,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出发,论文对小说中的时间性因素与非时间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时间性效果中的有时间性带来了叙述层次的立体化,而无时间性则使得叙述更具有偶然性和迷宫化。在非时间性效果中,视觉化、空间化和物化是三种最主要的形式,它们摆脱了以时间为核心的传统式叙述方式的控制,各自取得了独立性的地位。同时它们在小说文本中又相互结合,发挥着引导文本前进的新的叙述核心的作用。在结论中,论文作者对比了巴尔扎克和罗伯-格里耶在写作模式方面的差异,将两者的模式分别总结为“加式写作”和“减式写作”,对主张减式写作的罗伯-格里耶“破坏者”兼“创造者”的双重身份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