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中医症候特点,分析其证型分布规律,研究血清中自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医防治宫颈上皮内瘤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研究,通过填写病员手册,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将1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IN患者列入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患者的中医症候要素建立数据库并分析得出入组患者的中医证型,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对患者血清中IL-6、TNF-α进行定量检测,同时对研究对象的中医证型分布与IL-6、TNF-α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它们之间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即是否存在关联性。 结果:1.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聚类分析,归纳出6种证型:脾虚湿盛、湿热内蕴、热毒蕴结、肾阳虚、阴虚夹湿、气滞血瘀。其中,CINI49例,以脾虚湿盛为主,肾阳虚次之;CINII34例,以阴虚夹湿为主,脾虚湿盛次之;CINII67例,以湿热内蕴为主,热毒蕴结次之。 2.IL-6在CINⅠ、CINⅡ、CINⅢ患者血清中含量分别为96.083±25.785、127.480±55.168、172.440±78.860,经方差齐性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三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IL-6的含量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TNF-α在CINⅠ、CINⅡ、CINⅢ患者血清中含量分别为30.924±9.398、48.895±22.655、69.522±54.160,经方差齐性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三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不同级别TNF-α的含量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3.血清中IL-6的证型分布规律为气滞血瘀>湿热内蕴>阴虚夹湿>热毒蕴结>脾虚湿盛>肾阳虚;TNF-α的证型分布规律为气滞血瘀>阴虚夹湿>湿热内蕴>脾虚湿盛>肾阳虚>热毒蕴结。 结论:1.通过本研究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展演进与中医证型分布具备一定的规律性,由高到低依次分列为脾虚湿盛、湿热内蕴、热毒蕴结、肾阳虚、阴虚夹湿、气滞血瘀。 2.患者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与CIN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说明IL-6、TNF-α对CIN的发展演变有重要意义。IL-6表达水平升高提示Th2类细胞因子的优势表达,打破了Th1/ Th2类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促使Th1向Th2的偏移趋势[1],导致机体清除HPV病毒的能力下调,使得CIN向宫颈癌的发展又迈进一步。同时,体内细胞因子平衡被打破,免疫状态势必会随之改变,再次推动疾病的发展。 3.本研究得出的6种中医证型分布与IL-6、TNF-α均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其表达水平可对研究疾病演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中医辩证施治并阻断CIN恶性发展提供有力凭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