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我国医疗费用总额不断增长的现状,对其增长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以医疗保险费用为标准的供方支付体系,从而对医药成本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控制,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医疗费用标准的确定因素各不相同。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采取的是政府全管制的医疗体系。通过政府统一的规划、组织和投入,形成了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研、教学等在内的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开放之后,就医疗体制改革的进展来看,作为社会政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进程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其中,以医疗费用的持续走高这一问题最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层面:一是从医疗费用的构成要素层面来看,政府财政投入的显著不足,社会成员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比例过高;二是在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层面,存在着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与居民支付能力有限这一矛盾;三是在医疗费用的确定过程方面,存在着过度商业化和监管不足的问题;四是在医疗费用的控制机制方面,供方和需方也都存在不同的问题。 对此,借鉴国外的经验是有必要的。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医疗体系提供了以下经验:一是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二是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医疗费用控制;三是通过对药品利润控制间接控制医疗费用;四是在费用操作的技术层面上实现创新。对于我国医疗费用确定机制的完善途径方面,应当着力加强以下工作:(1)改革与创新医疗价格相关制度;(2)在价格方面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3)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多层次的医疗服务;(4)强化政府职能,建立监管机制;(5)加强医疗保险事业的第三方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