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本临床研究,通过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患者(气虚血瘀痰阻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肺损伤评分(LIS)、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氧合指数(OI)、血乳酸(LA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和影响,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等多方面与常规西医治疗组对照分析,从而来验证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肺损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中医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急性肺损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2方法:选择安徽省中医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入住ICU的急性肺损伤(气虚血瘀痰阻型)患者60例,在确立严格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剔除标准和疗效观察标准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均衡、对照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的西医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营养支持、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改善氧合功能等),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法(参麦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咳喘平冲剂(辨证为寒痰)或痰热清注射液(辨证为热痰),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7天。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PACHE-Ⅱ评分、LIS评分、细胞因子(IL-6、TNF-α)、血气分析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3结果:3.1评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LI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指标:治疗组治疗后呼吸频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OI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实验室指标:治疗组治疗后hs-CRP和LAC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炎症反应指标:治疗组治疗后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临床总疗效:治疗后,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治疗后治疗组总的有效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4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能明显降低急性肺损伤患者的APACHE-Ⅱ评分、LIS评分,临床疗效显著。益气活血化痰法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作用、调节水通道蛋白和调节凝血纤溶系统异常的作用机制,提高血氧分压,改善氧合指数,降低炎性介质和血乳酸的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改善急性肺损伤患者的预后。安全性观测,本研究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肺损伤提供了客观指标和科学依据,体现了中医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