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固定间避雷器动作次数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10k V及以上线路的多雷击闪络区域安装带固定间隙避雷器可以大幅度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能有效减少雷击跳闸次数。在检查避雷器的运行状况时,主要从三个方面判断:避雷器整体外观、避雷器泄漏电流值、动作计数器次数。在避雷器长期运行过程中,其氧化锌电阻片的变化很少在外观上显示,运行中不易被及时发现。而在带固定间隙避雷器实际工程维护中,由于间隙的存在故无法测得其泄漏电流,只能通过停电、拆下单只避雷器来检测,不能及时发现避雷器的运行问题,耗时费力。避雷器计数器的动作次数就成为避雷器运行状况可靠性预测的主要依据,因此,本文对带固定间隙避雷器动作次数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研究了带固定间隙避雷器动作机理,并结合近些年某地区电网提供的高压输电线路运行资料、雷电定位系统数据、带固定间隙避雷器实际动作次数,对影响避雷器动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本文提出一种根据雷电定位系统、输电线路设备台账数据与防雷机理相结合的带固定间隙避雷器动作次数计算的新方法。首先,由输电线路与雷电流参数确定线路的引雷区,并根据避雷器安装时间和雷电定位系统历年数据统计引雷区的所有雷电流;然后,利用规程法计算该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根据改进电气几何模型计算该线路的最大、最小绕击雷电流值和雷电绕击率;最后,通过分析反击雷与绕击雷致避雷器动作个数来计算出带固定间隙避雷器的动作次数。最后,本文还提出一种根据雷电定位系统、输电线路数据、防雷机理与GA-BP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带间隙避雷器动作次数计算方法。首先,计算线路引雷区与落在引雷区内的最大雷电流;然后,确定GA-BP神经网络结构,利用训练好的网络判断雷击后避雷器是否动作,高效、快速的实现了避雷器动作次数的预测。本文提出的两种计算方法,在线路不停电情况下,可准确预判出何时可以针对哪些带间隙避雷器进行带电或离线性能测试,哪些带间隙避雷器可以不用测试,从而减少了对避雷器缺陷检测的误判,漏判。该方法是一种不停电、无需拆卸、经济高效、便捷可行地避雷器早期缺陷判别方法,并且有效、合理地运用了电网中的大数据,大大缩减了检修工作时间,节约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体力活动的现况,并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系统性探讨COPD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患者体力活动
抗生素长期作为一种高效的抗菌药剂被广泛用于治疗,同时也用作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畜牧业,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methazine,SM2)是近年来使用量最多的抗生素药物种类之一。环境中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一套完善的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体系与方法。但为了追求规范的适用性,对许多设计参数如轮载以及路面结构当量温度都进行了统一与简化。其中将轮载简化为圆形竖向均布荷载,忽略了轮载在不同路段上的变化,并且忽略了轮胎-路面间接触应力不均匀分布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不同地区的路面结构当量温度进行了统一取值,忽略了不同路面结构形式下的路面温度场出现差异的可能性。基于这两个角
本文利用2006-2017年CALIPSO卫星最新版(V4.10)气溶胶资料,对夏季亚洲季风区UTLS气溶胶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气象要素对UTLS区域气溶胶的影响,并选取
临床中,周围神经修复术属于常见但极具挑战性的外科手术,其中自体神经移植方法是修复该缺损的“金标准”。然而,由于自体供体神经匹配困难且来源有限,供体区域因二次手术引起
微电网线路故障准确诊断与快速切除能够缩短故障时间和降低用户的经济损失,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微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对光储微电网内部线路智能故障诊断问
为了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国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医疗服务模式。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2020年要形成“基层首诊、
研究背景:康复训练是改善术后骨骼和关节运动功能的重要方法。踝部骨折后,手术治疗需要确定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程度,来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和术后个性化康复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各种生物膜上的一类特异的高效转运水及其他小分子底物的膜整合蛋白,介导水在膜上的传输,决定细胞膜、细胞和植物组织对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