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保护地番茄耐低温品种选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与低温耐受性有关的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筛选,得出了简便易行的鉴定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鉴定,筛选出耐低温品系97-66、97-69和不耐低温品系97-71、97-65、97-72,进而研究其低温耐受性机理及遗传规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筛选出番茄低温耐受性的最优回归方程Y=-0.1084+1.3325X(幼苗相对生长速率),即可通过测定幼苗相对生长速率来对试材的低温耐受性进行鉴定。在进行番茄耐低温育种时,如各性状的贡献率不一致,应在兼顾其它性状的基础上,以贡献率较大的性状为主。 2.昼夜温度(13±1)℃/(7±1)℃的条件未对番茄生理代谢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虽然植株生理代谢机能下降、同化物运输受阻,但所受的抑制程度较小。短时间的亚低温在活性氧清除系统、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维持原生质体浓度系统和酶系统等具有诱导增强作用。亚低温不但诱导了酶活性的提高,还诱导了其组分的改变;但超过一定时间,生理活动受阻;秧苗低温锻炼在本试验条件下以3~6天为宜。 3.亚低温下番茄生理活动受阻与极端低温下的受损机理不同,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能力、生理代谢机能与酶活性下降是其低温耐受性的重要生理机制。 4.亚低温对番茄苗期与坐果期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敏感程度也近似相同,但坐果期比苗期的实际耐低温能力差。亚低温对坐果期同样具有诱导增强低温耐受性的作用,在实践中应对坐果期的低温锻炼给予足够重视。 5.番茄低温耐受性具杂种优势,应注意杂交种的利用。在生理特性方面,细胞膜透性、酶系统及叶绿素含量的杂种优势较强;在生长发育方面,种子萌发及果实膨大速率的杂种优势较强。 6.番茄低温耐受性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显性效应为部分显性,回交效应显著,正反交效应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狭义遗传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