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中部的安多微陆块位于羌塘地体与拉萨地体之间,出露有大范围的结晶基底,是认识和研究青藏高原早期构造历史的重要窗口。一般认为,安多微陆块主要由新元古代的酸性火成岩和早古生代的酸性和基性火成岩,以及古生代的沉积岩组成,这些岩石一起经力了中生代的高压变质作用,并伴随着同时期的岩浆岩侵入,但其研究程度仍然较低。为更好地认识安多微陆块组成与构造演化历史,本文对安多微陆块早古生代的酸性和基性火成岩和它们的中生代变质作用过程进行了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分析安多微陆块古生代岩浆岩的组成、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并探讨了中生代高压变质作用的时限及构造意义。安多地块的变质岩包括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基性麻粒岩。基性麻粒岩以透镜体形式出露于片麻岩中。基性麻粒岩透镜体的边缘常转变为斜长角闪岩,有的全部转变成斜长角闪岩。基性麻粒岩多为块状构造,斑状变晶结构,变斑晶为石榴石,变基质为单斜辉石和角闪石。石榴石边缘常发育由斜长石+角闪石组成的后成合晶,单斜辉石可被角闪石部分替代。这表明基性麻粒岩经历了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斜长角闪岩主要斜长石和角闪石,含少量黑云母和石英。片麻岩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和白云母组成。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安多地块的早古生代火成岩包括酸性岩和基性岩,显示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很可能形成在火山弧构造环境中。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安多陆块的基性火成岩中的继承锆石具有条带状环带,高的REE含量,HREE富集和弱负Eu异常的配分模型,高的Th/U比值(0.8~1.8),表明其为岩浆结晶成因。这些岩浆锆石给出了约508Ma的原岩年龄。酸性火成岩中的继承锆石发育典型的振荡环带,并以HREE富集和强负Eu异常、高的Th/U比值(0.5~0.7)为特征,表明其为岩浆结晶因成。这些锆石得出了约443Ma的原岩年龄。基性麻粒岩中的变质锆石Th/U比小于0.1,具无分带或弱分带结构,HREE平坦,无明显Eu异常,属于变质成因锆石,所得山的186Ma的年龄代麻粒岩的变质年龄。角闪岩中的变质锆石Th/U比小于0.1,无分带或弱分带结构,HREE平坦,无明显Eu异常,属于变质成因锆石,得出了178Ma的变质年龄。片麻岩中锆石的增生边的Th/U比小于0.1,HREE相对富集,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属于变质成因,并给出了174Ma的变质年龄。因此,我们认为安多高压麻粒岩的峰期变质作用发生在约186Ma,其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发生在178-174Ma。基于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安多地块经历了早古生代的安第斯型造山作用,形成了双峰式岩浆岩。在中生代,安多地块俯冲到羌塘地块之下,发生了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在后来的折返过程中经历了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