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搜集到的最早的关于带钩的论述就是1985年王仁湘学者著述的文章《带钩概论》。因此,笔者所搜集的资料也是从1985年开始。在这篇文章中,王仁湘学者论述的内容较为全面。不仅从带钩的起源、发展,进行研究,同时,还对带钩的形制做了较为细致的划分。他把带钩的形制分为八类,很多后人在研究带钩这一物件的时候,也是参考了其分类方法。到了九十年代,也有一些学者对带钩进行研究。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论述并且研究了从春秋到两汉时期,全国各省市所发掘的带钩的情况。从总体上看,全国范围内春秋时期带钩数量较少,并且分布的范围仅为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中原地区。然而到了战国时期,带钩的数量明显增多,分布的范围也覆盖到全国,除了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二十多个省市都有带钩的发现。到了汉代,带钩仍然较为流行,但是全国范围内发现的数量没有战国时期多。并且带钩盛行的地点也由山东、河北等地,转移到陕西地区,其原因可能是从战国到汉代经济政治中心产生了转移。由此,我们可以证实,带钩的发展过程,是跟随着中原经济文化发展而发展的,因为其为中原服饰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原服饰文化的一个载体。同时,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各个朝代都城的更迭,都是一次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这样的转移给周围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单独从西汉时期来看,带钩的数量远远少于战国时期,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可以粗略的认为,带钩的发展已经没有战国时期那么盛行了。到了东汉时期,全国发现带钩的数量就更加稀少了。带钩的发展开始逐渐走向衰退。从分类的方法来看,本文不同于先前学者的分类方法,将带钩分为琵琶形,棒形,耜形等具体的形制分类,而是先从长度上分为A、B、C三型,再从每一型中,按照形制的规律,分为abcd等式。具体的内容就是,将长度在5厘米以下的带钩分为A型带钩;长度在5——10厘米之间的带钩,为B型带钩;长度在10厘米以上的带钩为C型带钩。按照长度分型的好处在于,各个不同长度之间的带钩其实际的功能有很大的可能是不同的。但是不同形制的带钩在功能上应该没有这种区别。在同一种长度的带钩中再区分其形制的不同,就更加有对比性。笔者按照这种方法,将搜集的全国34个省市的带钩进行归纳,这些带钩均可以划分到其中,这充分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