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南岩溶区岩溶发育广泛,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发育引起的工程问题层出不穷,对工程建设安全性有着重大影响,查清岩溶分布与发育规律,寻找因地制宜的治理方法意义重大。本文以贵阳龙洞堡机场改扩建工程勘察项目为依托,通过对机场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层结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区域构造、地表及地下岩溶分布特征的实地调研,分析和研究场区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对岩溶发育强度进行分区,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清了岩溶发育规律及其主控因素,分析了机场建设可能带来的岩溶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措施及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岩溶分布特征上,研究区处于地下分水岭地带,地下径流强于地表径流,岩溶形态以垂向为主,总体中等发育,局部断层影响带强烈发育。平面上,岩溶发育程度较高地区分布在研究区东北端及南端,中间区域相对较弱。存在溶洞集中分布区,强溶蚀破碎带沿断层通过区呈条带状展布。垂向上,溶洞与溶蚀带集中发育在在1040m~1060m高程段,向两侧逐渐递减趋势,说明岩溶发育具层状分布特征。(2)参考已有岩溶发育强度划分标准,通过对研究区地表岩溶密度、最大泉流量、钻孔遇洞率、线岩溶率等进行统计,提出了贵阳龙洞堡区域岩溶发育强度划分标准,并对研究区进行了岩溶发育强度分区;(3)岩溶发育有如下规律:岩溶发育具方向性、岩溶发育具多层性、岩溶发育具继承性和向深性。岩溶发育的方向性表现为对地层层位、构造和地貌单元的选择性,研究区岩溶表现出顺地层岩性分界线发育和顺区域构造线发育的规律,此外岩溶发育的方向还受构造节理及断裂走向的控制;岩溶发育的多层性一方面表现为岩溶个体形态的多层性,研究区溶洞空间发育高程主要集中在1040m~1060m和1080m~1120m两个高程范围内。同时前期勘查中,XK332、XK501号等钻孔中不同标高揭露到了两个或三个溶洞;另一方面反映在地下岩溶垂直分带性上。研究区大量钻孔揭示区内地下岩溶发育程度随深度曾加而减弱,从浅到深分别由溶洞向裂隙过渡,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带性;岩溶发育的继承性及向深性表现在:(1)区内出现盲谷中套置洼地、洼地中叠置落水洞、漏斗的现象;(2)区内地下河、岩溶泉的洞穴管道为适应由于不同时期地下水侵蚀基准面变化而导致溶洞的多层性;(3)对区内溶洞发育高程进行数理统计,在高程1095~1120m范围内洞穴型溶洞较裂隙型溶洞发育更为强烈。(4)对研究区岩溶发育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其主要受:地层岩性与地形地貌、地下水化学与水动力条件、地质构造级人工因素,其中人工酸雨是区域现代岩溶继续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地层岩性及产状控制岩溶的发育程度:跑道东北部大冶组灰岩地层地表、地下岩溶发育密集,而中部、西部安顺组白云岩地层岩溶现象分布较少,发育程度弱;地形地貌影响岩溶的发育范围:在区域东北部毛栗山一带地势较高地形相对陡峭,多表现为岩溶表层形态,区域中部厂址区一带地势相对平缓地段,地表地下岩溶均较发育,而在地势低洼的槽谷(跑道北端)地段,岩溶则十分发育,岩溶洼地、槽谷地表形态规模较大;地质构造影响岩溶的发育规模及方向:地表及地下岩溶表现为沿构造、断裂发育极为发育,发育方向与柏杨坪断裂走向基本一致主要为NE;地下水影响岩溶的发育强度:跑道北端地势地平,水动力条件弱,地表水容易集中汇流,同时地下水游离CO2含量较高,碱性较强,地下水的溶蚀能力强,地表及地下岩溶都十分发育;人工燃煤取暖活动加速了酸雨的形成,从未加剧了碳酸盐岩溶解,使得区域岩溶负地形不断发展,成为影响区内岩溶发育的主控因素。(5)在研究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总结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岩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提出工程区三个主要岩溶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岩溶塌陷问题、高填方边坡失稳为问题。(6)根据研究区岩溶发育强度结合岩溶工程地质问题主要集中部位对飞行区进行岩溶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区,分别为:(1)飞行区北部及南端等岩溶发育强烈、软弱土分布广泛区域;(2)飞行区中部岩溶发育中等、软土分布较少区域;(3)边坡区域。并针对不同分区岩溶现象、岩溶工程问题及岩溶水等问题提出不同的处理措施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