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外之意是普遍存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的一种语言现象,本论文以此为切入点,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深层的东西。本论文分三部分:一、言外之意研究综述;二、言外之意的成因;三、言外之意的实现。言外之意的成因与实现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第一部分,追溯传统言外之意与现代言外之意的研究状况及其不同内涵。传统的言外之意论经历了一个从哲学命题到文学理论命题的转换。传统的言外之意侧重于书面语,尤其是文学语言。现代的言外之意,即语用意义,则注重研究言语交际中具体的言语行为,也就是说表达说话人意图的意义。语用意义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等都对语用意义的研究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言外之意的成因。这一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成因:(一)言外之意生成的语言因素;(二)言外之意生成的积极因素;(三)言外之意生成的消极因素。第(一)部分,从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角度来挖掘造成言与意困境的内在原因:①语言的线条性使它不能共时地再现立体的、多维的世界。②语言的概括性使它不能充分展现事物所包含的所有意蕴。③语言功能的有限性限制了它在交际与思维中的作用。语言的局限固然困扰着人类的表达,但也是语言自身更新与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洪堡特说,语言的力量就在于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古人化解言与意的矛盾的方法是寄意于言外,寄意于言外的具体途径就是立象以尽意,通过象来传达难尽之意。第(二)部分,探讨言外之意生成的积极因素。①审美心理需求:含蓄美作为艺术美的形态一直是备受重视的一个问题,所谓含蓄指的是说的比较简洁而所暗示出来的意味则是丰富而深远的,即含有丰富的言外之意。对含蓄美的追求是和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密切相关的,含蓄美产生的心理机制就是格式塔心理学派所讲的“简化”和“简化性”。其实,这种“简化”和中国诗学中的含蓄如出一辙。②礼貌面子需求:要“面子”可以说是人的本性之一。为了维护彼此的面子,交际双方常以委婉含蓄的方式来表情达意。“言外之意”作为委婉的一种表现方式,其在言语交际中主要通过违反“合作原则”来实现的。③自我保护需求:语言如同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它能融洽人际关系;运用失当,它就会破坏关系的和谐,让双方反目成仇甚至招来杀身之祸。为了确保语言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人们很注意慎言行事,在言语中往往有意识的采取一些言语技巧,如用一些修辞格、模糊语言等以言外之意的形式来表情达意。第(三)部分是言外之意生成的消极因素。这一部分主要从表达和接受两个方面来谈,①表达者忽视特定的语境等因素,使接受者产生种种误解,主要从表达者忽视交际对象的特点、交际对象的特定心理,未注意双方的社会关系和特定的场合等六个方面来说明由于语言的不得体而导致的消极的言外之意。②是接受者明明能理解,出于某种动机而故意曲解,侧重于接受者曲解的一面,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曲解具有很强的修辞效果,但有时听读者往往怀有一定的目的,曲解别人的意思为我所用,以实现某种预定的企图,这是不值得提倡和应该反对的。 第三部分是言外之意的实现。言语交际活动是表达者和接受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表达和接受构成交际的两极。一个完整有效的言语交际能不能实现,在表达者那里只具有可能性,在接受者那里才具有现实性。所以,这一部分一是强调接受者在言外之意实现中的重要性;一是着重论述言外之意实现的有效途径。言外之意的实现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语境、语用推理、言语的生命意识。语境具有生成功能,它能生成语言材料本身所没有的某些意义,比如:能显现和推断语句的暗示意义;能显示和推断语句的影射义;显现和推断违背逻辑事理的含义。语境具有填补功能,它能填补话语中的空白。这些语句之外的丰富的言外之意是离开语境所不能解读的。交际过程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关联理论认为,要理解说话人的话语并推出他通过这些话语所传递的意义或意图,听话人必须根据关联原则,根据说话人的示意行为所提供的信息,对有关语境做出假设,然后根据有关信息推理出对方的全部或部分意图,最终理解说话人的意义。言语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为听和视两个方面:听的部分体现为声、气、息、语调,视的部分体现为面相和身势。它们在特定的情景和场合下也能传递语言所无法传递的言外之意,是一条不能忽视的破解言外之意的有效途径。 言外之意的研究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其研究还有待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