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延展性好等优点,在国内外建筑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钢材虽然不具备可燃性,但其导热系数大,耐火性能差,不加防火保护耐火极限只有0.25小时,远达不到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因此,要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极限,必须对其实施有效的防火保护。 钢结构的防火保护措施形式多样,直接喷涂防火涂料是一种理想、可靠、经济、实用的方法。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防火涂料,同时具有优良的装饰作用和防火性能。本论文对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制及阻燃体系各组分、阻燃体系、防火涂料受热后热分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防火涂料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也进行了研究。 超薄膨胀型防火涂料通常包括基料树脂、阻燃体系及其它组分。基料树脂对膨胀型防火涂料的性能有重大影响,既保证涂层在正常条件下具有各种理化性能,又能使其在火焰或高温作用下具有难燃性和优异的膨胀效果。通过比较不同树脂体系形成炭化层的优劣,确定选用氨基树脂和丙烯酸树脂共混体系作防火涂料的基料。通过实验对比不同树脂配比对防火涂料理化性能和防火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树脂组成和用量。 阻燃体系对防火涂料的阻燃性能具有决定作用。选用聚磷酸铵作脱水成炭催化剂,三聚氰胺作发泡剂,季戊四醇作成炭剂,研究阻燃体系各组分对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阻燃体系各组分的最佳用量。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性能不仅与基料树脂、阻燃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能有关,还与体系中颜填料、助剂和溶剂选择及用量有关。调整体系中颜填料的质量分率,研究颜填料用量对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综合性能最佳时颜填料的用量。防火涂料的固含量高,表面张力大,加入流变剂和流平剂能分别改善涂料的流变性和流平性,提高贮存性能和理化性能。防火涂料树脂粘度大,难以完全湿润粉状物料,加入溶剂能降低物料表面自由能,利于漆料的研磨分散。在施工工程中,加入溶剂可以调节涂料粘度,流平性好,从而保证涂层具有良好的外观等理化性能。 采用热重分析(TG)和差热分析(DTA)等热分析手段测试阻燃体系各组分及混合体系的热分解行为。同时还研究了不同基料树脂、树脂的含量、阻燃体系各组分的配比及含量、不同的氧气浓度气氛等因素对防火涂料的热分解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三者能密切配合,对阻燃起到协同作用;基料树脂的种类及含量、阻燃体系配比及含量对防火涂料的热分解行为有较大的影响;氧气浓度在低温阶段(345℃以前)对热解行为几乎没影响,而在高温阶段(345℃以后)则对热解行为有影响,但相对于前面的因素对热解的影响来说,氧气浓度对防火涂料的热解行为影响较小。 采用热分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防火涂料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防火涂料的热分解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各阶段的反应机理不尽相同:第一阶段属于一维扩散反应机理,第二、三阶段可认为是1.5级化学反应模型,第四阶段属于2级反应模型,第五阶段属于1级反应模型。同时,各阶段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及方程也被求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