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亚季风系统是全球最大、最复杂的季风系统之一,涉及20余亿人口的生存和全球尺度的水循环。对这一系统动力学的理解高度依赖于各种自然档案高分辨率(年到百年尺度)的季风重建。中国大陆广布的泥炭档案可能提供10年级到100年级尺度的季风演变史。 泥炭纤维素碳同位素古气候古季风研究的传统观点通常是将泥炭纤维素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作为东亚季风强度变化的代用指标。产生这一观点的逻辑思路是:东亚季风区的降雨量通常与东亚季风强度成正比,而植物纤维素的碳同位素组成又与降雨量成反比。如果这一思路是正确的,那么由于季风影响的广泛性和区域性,临近发育的几个泥炭地泥炭纤维素的碳同位素序列应该是高度相关的。因此,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上述思路的可靠性:一是选取吉林省临近发育的三个泥炭地(鹿乡、金川、哈尼)作为研究对象,从泥炭植物残体中分离出苔草残体,用标准程序萃取纤维素,结合AMS14C定年,考察最近2000年来不同泥炭地泥炭纤维素碳同位素序列是否具有共性特征;二是对泥炭地周围的气象站所获得的气象观测数据(1951~2010)中的气温、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序列与气象学家定义的各种东亚季风强度指数序列进行相关分析,并计算这三种气象参数变化空间上的关联性,分析泥炭地分布区对区域性和东亚季风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结果表明,吉林省双阳鹿乡、辉南金川、柳河哈尼三个泥炭剖面苔草纤维素2000年来的碳同位素序列不呈现有意义的相关关系;不同时段:如过去500年来、1000年来、1500年来和2000年来碳同位素序列的长期趋势也不相关,序列中包含的周期也不同。这说明泥炭纤维素碳同位素组成记录的是当地性的而不是区域性的气候或环境信号。从吉林省5个气象观测点现代气象观测数据和季风指数相关性分析得出,季风强度的变化与吉林省地区气温空间配置关系较为单一,强季风对应较高的气温;弱季风对应较低的气温。但东亚季风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空间配置关系十分复杂,不能仅用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多少来认定季风的强弱。基于此,仅将单个泥炭地的降水记录来表示整个季风区的降水变化和季风强度变化缺乏逻辑合理性。 综上所述,将泥炭纤维素碳同位素比值作为东亚季风强度变化的代用指标的合理性值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