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性”理论由法国符号学家茱丽娅·克里斯蒂娃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提出,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在吸收和转换其他文本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一股新思潮和文学理论,“互文性”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包括翻译研究在内的其他各个领域。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不仅关注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关系,而且还将翻译文本放置于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阐释,扩展到文本与读者、文本与语境、文本与文化之间的互文性。作为一种作者与译者相结合的翻译模式,自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本文从互文性视角及自译者作为作者、读者和译者的三重身份出发,对自译过程中的互文性关系进行探究,并且对比了自译与普通翻译在翻译过程、译者主体性及翻译策略方面的差异,总结出自译者在理解和阐释文本中互文性关系方面的优势。同时,本文选取林语堂先生自译的《啼笑皆非》(前十一章)进行案例分析,通过自译文本与原文本、读者以及文化之间互文性关系的展现来证实林语堂先生对自己提出的翻译“忠实标准”、“通顺标准”及“美的标准”的追求,并且从互文性的两轴及微观互文与宏观互文几方面来阐释自译者对文本中互文性关系的把握。本文第一章介绍了该研究的背景、目标、意义及结构;第二章回顾了自译,特别是林语堂先生的自译及现已有的自译方面的研究;第三章介绍了“互文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各大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第四章从自译者的作者、读者及译者的身份分别来阐释自译过程中的互文性关系,并且总结出与普通翻译相比自译的特殊性及优势;第五章分别从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的两轴以及微观互文性和宏观互文性的角度对林语堂先生的《啼笑皆非》进行分析,阐释自译文本与原文本、其他文本、读者以及文化语境等之间的互文性关系;第六章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