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结构自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出明显变化的状态,建设“橄榄型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中产阶层的发展和成长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据调查显示,我国中产阶层已经达到近三成,北上广等特大城市中产阶层已达到近四成。[1]然而,目前我国中产阶层存在认同度较低的现状,甚至在社会中“被中产”呼声日渐升高。过大的主客观差距不利于使中产阶层形成较为清晰的阶层认同,无法履行促进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因此,研究影响中国中产阶层主观认同的因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在布迪厄的消费分层理论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结论构成本文分析架构,并选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年中涉中产阶层群体的数据展开因子分析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为了发掘消费在我国社会分层中的影响程度与对中产阶层自我认同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因子分析的形式提取影响客观中产阶层判定的公共因子,并通过聚类方式对我国中产阶层进行划分,最终探讨非认同中产群体与客观阶层分类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探寻我国中产阶层自我认同度偏低的影响因素,并讨论分析得出我国中产阶层出现认同下移的原因。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生存消费、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等三类消费共同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社会阶层分类具有重要影响。在传统阶层分类指标中加入消费结构因素后,社会分层结果更加理想化,消费行为可以作为一种阶层分类的系统性指标进行使用。而在对中产阶层的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上,消费结构因素中只有生产型消费支出占比具有显著性影响作用。可见,我国中产阶层的生活状态仍停留在保障日常生活质量与维持家庭生活稳定之中,对于个人发展与精神享受等方面的需求较少。同时,客观中产阶级分类的影响因素与主观阶级认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不匹配,是中国中产阶级主观认同向下转移的重要原因。因而本文提出,消费行为不仅能够作为社会分层的系统性判定因素,在对于社会阶层的划分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对中产阶层的主观认同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对我国当前社会中所呈现的中产阶层主观认同下移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解释。扩大中产阶层所占比重,不仅要从提升个人经济资本入手,注重数量的增长,同时也应重点关注中产阶层的质量与品质,从提升该群体的个人能力与素质、提高其生活质量情况等方面,使其加强阶层认同感与归属感,真正发挥促进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