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学术研究要求日益提高,科研合作已成为我国旅游学科的普遍现象,表现为中国旅游学者国际发文数量攀升,且已发表的高质量论文中以共同署名为主。科研合作是具有动态性、关系性与结构性特点的复杂过程,旅游学者作为旅游学术共同体的重要部分,其科研合作关系背后反映的不仅是学者个人研究轨迹及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还是旅游学术共同体间的学术交流与关系互动。研究该议题对提升我国旅游学者学术影响力、推动我国旅游学科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1983-2017年期间SSCI数据库收录的2816条文献记录、学者资料数据及深度访谈内容,结合社会网络与社会交换理论,从网络动态演化视角探讨我国高绩效旅游学者的合著网络演化、合著模式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我国高绩效旅游学者的合著网络演化具有阶段性与流动性特点。(1)根据各阶段合著网络特征及学者背景信息,呈现出新生代、中间代和开创代三种学者类型。(2)合著网络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派系独立到派系交叉、从结构分散到结构集中的演变路径。自组织小群体不断更替,合作关系与合作对象变动频繁。2、按合作主体身份异质性与地理距离维度分析,我国高绩效旅游学者存在四类合著模式:师生型、团队型、跨平台型与综合型。合作者嵌入在动态的合著网络中,不同科研合作生命周期中主导的合著模式不同,由此提出高绩效旅游学者合著模式演变的一般路径。3、采用多案例研究剖析我国高绩效旅游学者合著网络形成机理。(1)以学者学术研究生涯过程为解释主线,合著关系的建立、维持与解除为辅线,阐述科研合著网络动态演化过程,发现合著网络演化中形成学者个人的“志同道合的学者人际网络”与学科非正式学术共同体。(2)通过对我国高绩效旅游学者的深度访谈资料编码,提取了科研合著网络形成的“推力”、“拉力”及“中间障碍因素”,并给出基于不同模式的合著网络形成机理。基于研究结论,从我国旅游学者、旅游科研团队发展、高校及科研院所管理三个层面提出针对性研究启示。研究认为我国旅游学者应积极建立高质量的个人学者网络关系,聚焦研究方向;科研团队应明确团队分工,并选择“旗帜性”人物引领;高校及科研院所应广纳优秀人才,重视培养学术领袖,搭建交流平台,创造良好学术环境。本研究从动态视角分析我国高绩效旅游学者合著网络结构变化与关系演变,并深入揭示演化机理,在样本数量、时间跨度、涉及地区上均有所突破。除丰富相关研究理论内涵外,也为我国旅游学者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实践指导,以期推动我国旅游学科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