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既是培养各种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造就优秀运动员的摇篮。高等教育发展要国际化,这其中必然包括高校校际体育发展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带来的明显变化便是对高校校际体育交流观念的变化。具体讲是对校际体育意识的觉醒,高等学校的领导者们也逐渐认识到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不仅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带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高水平运动队的成就提高学校知名度,进而产生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目前,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水平已逐步迈入新层次,高水平运动员队伍的建设面临两方面的任务:一是提高广大高校竞技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二是提高部分有运动才能学生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经过二十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已初见成效,但内蒙古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整体技术水平与我国北京、天津地区部分高校的大学运动队相比,仍然差距很大,尽管许多研究己找出一些问题,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但各项工作都未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使得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障碍与漏洞。剖析内蒙古二十年来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历史,不难发现高校办队的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尤其暴露出相关法规的不完善,从而导致操作管理的不规范甚至混乱问题,这势必制约内蒙古高校体育的进一步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内蒙古与北京、天津地区部分高校对学生运动员的招生制度和招生程序的管理进行比较研究,对各自的管理活动的特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层层剖析,尝试性的提出研究设想,得到了以下结论: 1.北京、天津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协会通过多年的发展,组织结构己较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较健全,而在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还处于摸索阶段,政府职能部门的介入过重,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组织结构还不完善,不能独立运作,对招收活动的管理,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往往是通过行政命令性来管理。2.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是北京、天津地区部分高校竞技体育取得巨大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而内蒙古目前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人员大部分处于兼职,不能全部投入到高校校际竞技体育的管理中,不利于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这种人员结构,也不能对招生活动全面的监督管理。3.在招收生源方面,北京、天津地区部分高校与内蒙古高校生源差异不大,但招收的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差异较大。从内蒙古与北京、天津地区部分高校招收运动员的生源来看,我国的生源渠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表明不但内蒙古与北京、天津地区部分高校乃至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自身的体育人才后备培养基地还很薄弱,不能满足高校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高校的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也就是各高校不惜代价,争夺成绩好的运动员入校。4.在入校学历资格这个方面,各学校之间不能保持公平。在招收学生运动员运动水平上,内蒙古高校招收的学生运动员中的运动水平状况,主要是二级和一级运动员。北京、天津地区部分高校招收的学生运动员中,有一半的学生运动员的运动级别是一级,其次是健将级运动员占多数。表明北京、天津地区部分高校的学生运动员的整体运动水平高于内蒙古高校学生运动员的整体运动水平。通过以上结论,笔者希望可以找到提高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水平的办法,从而为提高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在全国乃至亚洲的知名度和综合实力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