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稻全程化控与超高产栽培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k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充分挖掘双季稻产量潜力,以及新型调节剂对水稻群体的调节与增产作用,创新超高产栽培技术,2012年在浏阳市浏阳镇和醴陵市白兔潭乡进行了超高产栽培试验,研究了超高产栽培模式下双季稻的产量及其构成、源库特性、干物质积累以及太阳辐射利用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双季稻采用同一核心成分按不同调控目标组配的不同功能调节剂进行全程化控可以起到促蘖、促粒和延衰效果。试验表明,前期施用农宝使分蘖率提高,中嘉早17、天优华占和甬优9号分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9.2%、18.8%和19.3%,为保证足穗奠定了基础;中期施用保民丰使中嘉早17和天优华占每穗粒数分别增加8.9%和5.0%,为攻大穗提供了重要保障;后期施用诱抗宝可在一定时间内提高剑叶实际光合效率,减缓叶片衰老速度,确保群体巨量库容的有效安全充实。(2)超高产栽培模式下双季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特点。以全程化控为特征的超高产栽培模式,其早、晚稻产量分别显著高于当地传统栽培模式。浏阳点双季稻周年产量为1380k.g/667m2,较对照增产31.8%;醴陵点双季稻周年产量为1413kg/667m2,较对照增产31.3%。超高产栽培模式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显著高于当地传统栽培模式。(3)超高产栽培模式下双季稻的增产机理。从库源特征分析,超高产栽培模式颖花量早稻平均达42000m-2,晚稻平均达45474m-2,分别比当地传统栽培模式高13.8%和12.1%;平均叶面积指数早稻平均达2.7,晚稻平均达3.5,分别比当地传统栽培模式高28.6%和53.3%,充足的源为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提供了重要保证。从干物质形成分析,超高产栽培模式抽穗-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早稻平均达645.4g/m2,晚稻平均达594.2g/m2,显著大于当地传统栽培模式,较当地传统栽培模式提高21.5%和74.2%。从太阳辐射利用率分析,超高产栽培模式群体截获了较多的太阳辐射量,总太阳有效辐射量早稻平均为786.3MJ/m2以上,晚稻平均为1078.5MJ/m2以上,分别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7.3%和5.9%,同时群体辐射利用率较当地传统栽培模式也有所提高。综上所述,双季稻采用全程化控与原有的超高产栽培技术相结合的栽培方式,能显著提高双季稻产量,提高群体光能截获量,通过以足量大穗形成高颖花量,协调穗粒结构,并能保持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实现水稻高产更高产。
其他文献
<正>一、搭配式残缺搭配式残缺指句子中本应成对出现相互搭配的成分(如主谓、动宾、关联词等)出现了缺漏,使句子成分残缺。例如:1.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
在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的今天,城市呈现出越来越均质化的外貌,使得城市丧失了自己的特性。人们对探索城市发展道路上,开始关注城市形象问题。城市形象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涵盖了规划
<正>一、微课教学开设意义及特点微课不同于说课,也不同于常规上课,它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如何将一个教学要点或教学内容,简短而又完整地呈现出来。这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教
目的了解磷钨酸-镁沉淀法(简称沉淀法)和选择性抑制直接法(简称直接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分析性能,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做客观评价。方法以微量超速离心法
<正>《浪之歌》是纪伯伦的散文诗组诗《组歌》中的第一首,被编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这首散文诗语言较为浅易,内涵却十分丰富。诗人将海浪塑造成一个浪漫的女性形象,
摘要: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图片应用也越来越多,使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迅速,相应的图像篡改也变得很容易。针对数字图像的篡改操作大多数很难用肉眼识别出来,近年来也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和茶多酚联用对HU-VEC的影响。[方法]用缺氧缺糖方法体外模拟血管供血不足,观察缺氧诱导下人脐内皮细胞(HU-VEC)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乳酸
干细胞研究是当代生物科学技术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各国政府、学术界乃至广大公众的广泛关注。干细胞作为机体内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的
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作为图像融合技术的关键领域,不断地应用于军事、民用的各个方面。随着图像融合系统应用领域的拓宽,人们对于融合系统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便携式、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经济正蓬勃发展。在非信息时代,纸质书籍受种种限制,传播信息的速度较慢;而在网络时代,网络化可以让信息以光的速度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