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洋岛-海山残片是古洋壳保存在造山带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所代表的地质意义,对恢复造山带所代表的构造演化历程起到关键的作用。西准噶尔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西南缘,发育有多条不同时代的蛇绿混杂岩带,其作为古洋壳经过俯冲增生作用的残余体,一直被认为是古板块汇聚的重要标志。本文在西准噶尔地区玛依勒山北侧发现一套与硅质岩紧密共生的枕状玄武岩,对其进行岩石学、岩相学、地球化学等研究,并收集邻区碱性玄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洋岛-海山残片是古洋壳保存在造山带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所代表的地质意义,对恢复造山带所代表的构造演化历程起到关键的作用。西准噶尔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西南缘,发育有多条不同时代的蛇绿混杂岩带,其作为古洋壳经过俯冲增生作用的残余体,一直被认为是古板块汇聚的重要标志。本文在西准噶尔地区玛依勒山北侧发现一套与硅质岩紧密共生的枕状玄武岩,对其进行岩石学、岩相学、地球化学等研究,并收集邻区碱性玄武岩年龄及地球化学数据,对其年代、位置及源区特征做对比。玛依勒地区枕状玄武岩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具有高钛(3.28%~3.89%)、低镁(3.49%~6.79%),稀土元素总量较高(230.34×10-6~291.11×10-6),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亏损((La/Yb)N=5.5~7),无明显δEu负异常,相对富集Rb、Th、U,亏损Ba、K、Sr,没有明显的Nb、Ta、Ti负异常,所有的枕状玄武岩均表现出洋岛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微量元素比值判断其源区性质可得,该套玄武岩来源于一个富集地幔源区,为5%~15%的尖晶石和石榴石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结合前人已发表的资料,认为碱性枕状玄武岩形成于大洋板内海山环境。近年来,西准噶尔地区蛇绿混杂岩带中不断发现不同地质年代的具有OIB特征的玄武岩,此类玄武岩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弱Eu负异常或无Eu异常,未见Nb、Ta、Ti负异常,其形成于海山或大洋高原环境。结合蛇绿混杂岩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和空间分布,认为西准噶尔地区在晚古生代不仅发育洋内俯冲,同时有地幔柱活动。不同时代的地幔柱活动形成系列海山/大洋高原,随着大洋俯冲消减,其中碱性玄武岩被刮削保存在增生楔中。碱性玄武岩研究将为西准噶尔乃至中亚造山带的陆壳增生及造山作用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滩间山群是柴北缘早古生代洋-陆演化重要的物质记录,查明其成因机制与演化过程对恢复古构造格局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通过对赛什腾山滩间山群内英安岩、变质玄武岩和碎屑岩开展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测试分析,探讨了岩石成因、形成时代和形成构造背景;并综合前人成果,构建了柴北缘早古生代构造演化模型。取得如下认识:1.赛什腾山一带滩间山群组成主要由火山岩、浅变质碎屑岩及
近年我国于绿色生态环保工作执行管控方面颁布了诸多条例,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渗透到城市建设规划工作当中,逐渐成为当代城建规划的重点.为实现优化我国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各地城建管理部门应从此类工作的规划设计理念分析入手,逐步展开探索.期间需重新审视城市规划中绿色生态建设规划的执行意义、侧重、涵盖领域等相关内容,总结当代此类设计工作应遵循的设计理念,并得出执行策略,以保证整体工作科学有序的执行.从学术研究角度展开相关探索,亦能有效剖析国内城市建设发展状况,为未来国内绿色生态理念的多领域应用积累更多经
本文的承台—墩柱顺接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项目——站前高架桥工程为例.现提供一种承台顺接装配式钢筋笼墩柱放置架体,以解决承台与装配式钢筋笼墩柱直接对接过程中产生偏位及效率低下等问题;利用其自身装置结构特点,通过形成井字形固定定位框架,以便承台快速顺接定位,避免了对接偏差质量问题;同时定位装置利用螺纹帽、卡扣式等简易实用的拼装方式,避免了焊接带来后续拆除困难的问题,灵活实用.此外该装置的使用节约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随着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我国必将为乡村建设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保证高质量乡村发展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成为发展的重点之一.本文基于乡村旅游视角,选择游憩型绿道这一最适合乡村旅游的绿道,以渭北平原地区为研究对象,从乡村绿道的五大特征出发,并结合乡村绿道布局的七种布局类型与渭北平原地区的游憩资源点现状,确定了渭北平原地区线性布局的布局方式,最终确定了一条最适合渭北平原地区发展的游憩型乡村绿道.
自动驾驶汽车是集环境感知、决策规划、控制执行于一体的智能交通工具,代表着未来汽车科技的发展方向。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AEB)作为能够主动检测碰撞风险并自主制动避撞的主动安全系统,是L3级以下自动驾驶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辅助驾驶系统。真实交通环境复杂多变,针对AEB系统安全性、有效性的测试评价是其大规模应用的必要
本研究立足于当下建筑卫生安全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结合建筑设计自身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探讨了建筑卫生当前的地位、内涵、价值特点,以及建筑卫生设计发展的原因、动力、过程、状态、方向和归宿等问题,同时就建筑卫生设计方面,阐述部分理念、手法与技术.归纳出建筑卫生设计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从不是孤立、静止、片面的存在,而是联系、运动、全面的客观实在物.其卫生设计观念的发展方向是螺旋上升的,并伴随着更高层次的“回归”.虽然其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每一步都在引导人类接近建筑卫生
在高职院校中,电力电子课程至关重要,理论性、实践性强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如果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依然延续以往的灌输式、说教式教学模式,将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造成整体教学效率的降低.而通过有效建设高职电力电子课程,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其更加全面的掌握课程知识.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围绕高职电力电子课程建设做出深入、细致的分析.
在课程教学领域里,许多专业已开设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教学可以降低教学成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少教学实验的安全风险、增加学生实操的次数等.本文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具体的知识点为例,阐述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如何开发教学资源.
为充分研究电子器件在电磁脉冲下的损伤效应,对比分析了浪涌脉冲、静电放电、方波、高斯脉冲等不同电磁波形的损伤效应,给出了损伤部位、损伤机理及物理模型,为电子器件的电磁脉冲损伤试验及防护设计提供参考,为进一步研究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或系统的损伤奠定基础.
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着更高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需求,难以实现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探究“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进策略,希望能为相关教研人员提供一些有效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