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区温度影响因素及与乳房炎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tale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四个试验组成,试验一研究了挤奶前后奶牛后乳区皮肤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确定了采集奶牛乳区红外热图像的适合时间点;试验二研究了奶牛乳区皮肤温度的日变化规律及环境温度对乳区皮肤温度的影响。试验三研究了季节和奶牛胎次对乳区皮肤温度的影响;试验四通过研究乳区皮肤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度与牛乳体细胞数的关系,确定了乳区皮肤最大温度作为检测乳房炎乳区温度变化的敏感温度指标;提出了应用左右乳区温度差值检测隐性乳房炎乳区的方法,并检验了此方法检测隐性乳房炎的准确性。试验一研究了挤奶前后奶牛左后乳区和右后乳区皮肤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试验期间,分别于挤奶前15~30 min和挤奶后25~40 min采集102头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左后乳区和右后乳区的红外热图像,并记录产奶量和挤奶厅及牛舍的环境温湿度。应用红外热图像分析软件对乳区红外热图像进行分析,选择乳头基部上方5 cm的位置为圆心划圆,得到圆域内的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度,分别作为乳区皮肤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挤奶之前还是挤奶之后,健康奶牛左后乳区和右后乳区皮肤温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左右乳区温度呈对称分布的特征。无论左后乳区还是右后乳区,挤奶后的乳区皮肤温度比挤奶前的乳区皮肤温度显著升高1.0℃以上(P<0.05)。产奶量与挤奶后的奶牛乳区皮肤温度具有正相关关系,与挤奶前的奶牛乳区皮肤温度无相关性。产奶量水平对挤奶前的奶牛乳区皮肤温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随着产奶量的增加,乳区皮肤温度有升高的趋势;产奶量水平对挤奶后的奶牛乳区皮肤温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具有较高产奶量水平的奶牛乳区皮肤温度比具有较低产奶量水平的奶牛乳区皮肤温度高1.0℃以上(P<0.05)。试验二研究了奶牛乳区皮肤温度的日变化规律和环境温度对奶牛乳区皮肤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度的影响。于2014年8月13日~8月18日,连续六天采集25头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左后乳区和右后乳区的红外热图像,每天分别于上午、下午和晚上挤奶之前至少20 min在挤奶厅进行乳区红外热图像采集。应用红外热图像分析软件对乳区红外热图像进行分析,选择乳头基部上方5 cm的位置为圆心划圆,得到圆域内的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度,分别作为乳区皮肤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挤奶时间点间奶牛乳区皮肤平均温度、最大温度具有显著差异,下午和晚上挤奶时乳区皮肤温度显著高于上午挤奶时的乳区皮肤温度,下午和晚上挤奶时的乳区皮肤温度之间差异不显著。环境温度对奶牛乳区皮肤平均温度、最大温度具有显著影响,乳区皮肤温度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试验三研究了季节和奶牛胎次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乳区皮肤温度的影响。试验期间,分别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典型气候条件下,采集处于不同胎次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左后和右后乳区的红外热图像,并进行乳区皮肤温度测定,共测定了2636头奶牛。采样过程中,均在上午挤奶前采集乳区红外热图像,并同时记录牛舍的环境温湿度。应用红外热图像分析软件对乳区红外热图像进行分析,选择乳头基部上方5 cm的位置为圆心划圆,测定得到乳区皮肤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条件下,奶牛左后乳区和右后乳区皮肤温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左右乳区皮肤温度呈对称分布的特征。季节和胎次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乳区皮肤温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从冬季、秋季、春季到夏季,乳区皮肤平均温度依次显著升高(P<0.05),乳区皮肤最大温度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升高的幅度相对较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1胎次奶牛乳区皮肤平均温度及最大温度最高;在冬季,3胎次奶牛乳区皮肤平均温度及最大温度最高。试验四研究了乳区皮肤温度与牛乳体细胞数的关系及应用左右温度差值检测隐性乳房炎乳区的可行性。于上午挤奶之前在挤奶厅采集了77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左后乳区和右后乳区的红外热图像,用于乳区皮肤温度的测定,并同时采集对应乳区的50 mL牛奶样品进行牛乳体细胞数的测定。应用红外热图像软件分析乳区红外热图像,选择乳头基部上方5 cm的位置为圆心,计算得到圆域内的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度,分别作为乳区皮肤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度指标。试验结果显示:体细胞数高于50万/mL组的奶牛乳区平均温度比体细胞数低于50万/mL组的奶牛乳区高1.53℃,体细胞数30~50万/mL组的奶牛乳区皮肤最大温度比体细胞数小于30万/mL组的奶牛乳区高1.02℃。乳区皮肤最大温度与牛乳体细胞数之间具有强相关关系(r=0.64),而乳区皮肤平均温度与体细胞数之间具有弱相关关系(r=0.36)。对于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小于30万/mL的乳区而言,乳区皮肤平均温度及最大温度与牛乳体细胞数之间无相关关系;对于SCC>30万/mL的乳区而言,乳区皮肤平均温度与SCC具有弱相关关系(r=0.39),乳区皮肤最大温度与SCC具有强相关关系(r=0.75)。结果表明,在SCC>30万/mL时,应用IRT可以检测到乳区皮肤最大温度升高1.02℃;在SCC>50万/mL时,应用IRT可以检测到乳区皮肤平均温度升高1.53℃。因此为了在牛乳体细胞数升高的情况下,及早检测到乳区皮肤温度的升高,选择乳区皮肤最大温度作为检测隐性乳房炎的温度指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以SCC>30万/mL作为判断隐性乳房炎的标准,试验奶牛共有39个乳区发生隐性乳房炎,以左右乳区温度差值超过1.0℃作为检测隐性乳房炎的方法,可以检出23个隐性乳房炎乳区,检出率为58.97%,漏检率为41.03%,误诊率为0。对于单侧乳区发生乳房炎的奶牛的检出率为90.48%,对于两侧均发生乳房炎的奶牛的检出率为44.44%。结论:产奶量对挤奶之后的奶牛乳区皮肤温度具有显著影响,而且挤奶之后的乳区皮肤温度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升高,因此为了减少产奶量对乳区皮肤温度的影响,准确检测到乳腺炎症反应引起的乳区皮肤温度的升高,应该在挤奶之前采集奶牛乳区红外热图像,进行乳区皮肤温度测定。季节和奶牛胎次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乳区皮肤温度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建立奶牛乳区温度阈值及预测乳区皮肤温度时,需要考虑季节和奶牛胎次的影响。健康奶牛左后乳区和右后乳区皮肤温度之间差异不显著,左右乳区皮肤温度呈对称分布特征,左右乳区皮肤温度温差不受日节律、环境温度及奶牛生理因素的影响,且左右乳区温度温差绝对值小于1.0℃,通过比较左右乳区皮肤温度温差可以检测出乳区温度升高一侧的乳区,以此可以判断该侧乳区发炎。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24个微卫星标记,对山东四个地方绵羊品种(小尾寒羊、大尾寒羊、山地绵羊、洼地绵羊)和一个杂交群体(杜泊绵羊♂×小尾寒羊♀,F1代)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通过计算
紫花苜蓿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于双子叶植物豆科苜蓿属,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广泛种植的优良牧草。由于苜蓿的适应性强,而我国的盐碱地面积正在逐年增加,筛选出耐盐性强的紫花苜蓿品
2010年10月28-30日,“全球化语境中的价值观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夏威夷大
  本课题以纯种杜洛克(Duroc)母猪及其仔猪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妊娠期日粮添加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及妊娠后期(90天)和哺乳期添加脂肪粉对其繁殖性能、体况、血清激素及生化指
近年来,核移植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核移植效率仍比较低,可能是与重构胚结构出现异常有关。本实验以山羊耳成纤维细胞为供体,以牛、羊卵母细胞为胞质受体,分别构建了
本试验通过免疫学试验研究了蒸汽处理前后的纯化大豆抗原的免疫学特性,找出了大豆中导致动物致敏反应的主要的抗原物质。利用免疫学方法从蒸汽处理前后的大豆中分离提纯出大
百度一下“创业导师”,相关信息159万条之多,谷歌也有31万多条;一项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全国工商联、全国学联、中国技术创业协会联合发起的“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还在紧
朱玉忠维修班隶属常州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承担冰箱维修任务。朱玉忠维修班不算大,全国各大冰箱厂都在这里设点特约维修。朱玉忠,54岁,常州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朱玉
本论文通过三个试验,研究了利用人工瘤胃产气法、SAS分析软件和对数数学模型来估测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组分含量及其瘤胃降解速度,以及利用近红外光谱法预测青贮玉米饲料中各种营
本研究以人生长激素基因和人激肽释放酶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利用胚盘显微注射法和精子介导外源基因转移法制备转基因鸡,其结果如下: 1.胚盘显微注射法关键技术之一是蛋壳恢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