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主要侵犯远端结肠及直肠粘膜与粘膜下层,可累及整个结肠甚至末端回肠。该病以血性粘液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病情轻重悬殊,有反复发作的趋势;UC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现代医学认为主要与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炎症、饮食失调、情志刺激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在治疗上,多应用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个体疗效差异性较大。近年来,随着中药剂型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且具有针对性强、治疗方法多样、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等优势。本论文的文献综述对近年来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血小板活化(瘀血)状态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了总结,主要介绍了西医与中医对本病血小板活化(瘀血)状态的认识、临床(辨证)分型、内服及外用药物和针灸等治疗手段方面的进展,并对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本病的研究前景。方法:实验研究:将60名UC患者(全部患者均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院住院及门诊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30名、治疗组30名),对照组30名患者单纯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5-氨基水杨酸)”0.5g日三次;治疗组30名患者除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5-氨基水杨酸)”0.5g日三次外还静点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液100ml)日1次(上述各组均以20天为1疗程,共二个疗程)。在治疗前和用药疗程后,分别对这60名UC患者采5ml血样,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小板а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2(TXB2);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血小板(PLT)计数,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临床分析。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方面,西医诊断标准采用2001年成都会议UC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在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的有关部分进行辨证分型。将60名UC患者(全部患者均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院住院及门诊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30名、治疗组30名),对照组30名患者单纯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5-氨基水杨酸)”0.5g日三次;治疗组30名患者除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5-氨基水杨酸)”0.5g日三次外还静点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液100ml)日1次(上述各组均以20天为1疗程,共二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各项临床见证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随访追踪6个月评定疗效。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完全缓解率46.67%,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完全缓解率16.67%,总有效率53.30%。在讨论部分,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分型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就其丹参注射液对溃疡性结肠炎血小板活化(瘀血)状态的干预效果进行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