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2年奥斯丁出版《如何以言行事》,言语行为理论形成,而后赛尔在这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从此研究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请求、拒绝、承诺、道歉等言语行为进行不断地发掘和探索,建议言语行为作为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也是热门研究对象之一。对建议言语行为的研究,从理论角度来看,大多从格莱斯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以及布朗和列文森面子理论这三个理论角度进行阐释;从研究对象来看,对建议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日常中的机构性话语中,对文学作品中的建议却研究甚少。《西游记》作为一部中国著名古典小说,它所包含的人物形象丰富饱满,趣味性与文学性并存,被译为多国语言为世人熟悉,在国际上影响力巨大,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建议性话语,然而学者们从语言学角度对其话语的研究稍显不足。基于此,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对吴承恩《西游记》的建议言语进行了定性定量地分析,探讨了《西游记》中建议的形式特征,语用策略以及其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西游记》中从两个角度分别分析可得到四种类型的建议:简单建议和复杂建议;自发性建议和他发性建议。根据对不同建议的分析,得到了《西游记》的建议策略包括使用称谓语作为辅助成分的建议策略,使用解释作为辅助成分的建议策略,使用后果作为辅助成分的建议策略,以及使用表扬作为辅助成分的建议策略。此外,通过结合语境顺应论,我们发现,西游记中的建议言语行为是建议者对自身和被建议者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各个因素顺应结果。其中包括物理世界的时间和空间因素;心理世界的信仰,情绪,动机和个性的因素,以及社交世界中的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以及自身身份等因素。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对《西游记》中建议言语行为进行了研究,拓宽了建议言语行为研究的理论视阈,充实了建议言语行为研究的内容和议题,同时也是对《西游记》研究的有力补充,有助于我们更加系统地了解建议言语行为,实现成功交际,在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