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探讨利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1C-PD153035构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分子影像的可能性。2、验证11C-PD153035 PET/CT分子影像结果与肿瘤组织EGFR蛋白表达水平、基因拷贝数及外显子突变的相关性,判断EGFR分子影像能否确切反映NSCLC患者肿瘤组织EGFR状态。3、明确11C-PD153035的人体内分布及放射剂量学评估。研究内容1、NSCLC患者EGFR分子影像的建立选取已获得病理证实的NSCLC病人14例,在术前一周内行PET/CT显像,探索人体内EGFR分子显像的可行性。2、EGFR分子影像与肿瘤组织EGFR状态的相关性研究收集肿瘤标本,观察11C-PD153035PET/CT显像与肿瘤细胞EGFR基因拷贝数、外显子突变及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3、利用PET/CT图像得出11C-PD153035的人体内的分布,并对各脏器行放射剂量学评估。研究方法1、人体用11C-PD153035的合成应用GE公司的Mini TRACE Lab FXc系统合成11C-PD153035,分析其放化纯度,对标记合成物进行物理性状、热原、细菌和内毒素检测。2、11C-PD153035 PET/CT人体显像及显像条件优化采用静态显像法对拟行手术的NSCLC患者行11C-PD153035 PET/CT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ROI)分析肿瘤病灶及体内各脏器的放射性活度,分析计算肿瘤区域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3、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检测肿瘤组织EGFR基因拷贝数。4、免疫组织化学(IHC)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结合半定量分析检测肿瘤组织EGFR蛋白表达水平。5、EGFR基因突变检测PCR法扩增EGFR基因组外显子19及21,产物进行直接测序。6、11C-PD153035的人体内分布及放射剂量学研究采用PRISM 5.0软件拟合放射活度曲线的变化,得出11C-PD153035在各脏器内的潴留时间,将数据输入MRIDOSE 3.0软件,进行人体内放射性吸收剂量评估。研究结果1、11C-PD153035的肿瘤内摄取与肿瘤组织EGFR的相关性共有9例病人的肿瘤组织中观测到11C-PD153035摄取,其平均SUVmax值为3.94±1.06。SUVmax与肿瘤大小及11C-PD153035的注射剂量无关,与IHC法检测的EGFR蛋白表达水平密切相关(r=0.84,P=0.005)。SUVmax与Western blot实验结果(r=0.442,P=0.114)、EGFR基因外显子19(r=0.078,P=0.790)、外显子21(r=0.118,P=0.689)突变及EGFR基因拷贝数无统计学相关性(r=0.358,P=0.209)。2、11C-PD153035在体内各器官的分布11C-PD153035经静脉注射后在人体内被快速清除,显像剂主要由肝、肾排泄。示踪剂在心腔及大动脉内的本底低,注射20min左右纵膈血池内基本无高放射活性积聚;骨、肌肉及正常肺组织对11C-PD153035呈低摄取状态,使胸部低放射性本底,具有良好的对比度,适合对胸部肿瘤特别是NSCLC的原发灶及纵膈淋巴结转移灶的EGFR状态评估。3、11C-PD153035的放射剂量学评估放射吸收剂量最高的脏器(剂量限定器官)是膀胱(6.08E-02±1.85E-02mGy/MBq),其次是胆囊(2.40E-02±8.01E-03 mGy/MBq)、肾脏(1.42E-02±6.36E-03 mGy/MBq)和肝脏(9.10E-03±1.65E-03);人体平均估算有效剂量为7.43E-03±1.1 0E-03 mSv/MBq。研究结论1、11C-PD153035静脉注射后被快速血浆清除,主要通过肝及肾排泄,胸部本底低,适合对胸部肿瘤进行显像研究;放射剂量学评估证实了研究的安全性。2、11C-PD153035的NSCLC肿瘤内摄取与EGFR蛋白表达水平相关,与EGFR基因拷贝数及19、21外显子突变无统计学相关性,提示11C-PD153035可用于NSCLC肿瘤组织EGFR表达水平的无创性检测,并可进一步行靶向药物疗效预测及治疗前病人筛选。